花間一壺清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發獎金、端午,奶爸回到鄉村搞養殖,花間一壺清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道。
“嗯,我也沒有想到。”梁軍榮樂呵呵地說道。
“端午加個餐,你想吃什麼?”
“買斤蝦吧,你做的白灼蝦好吃。”
“行,安排!”
李家夢以為兒子的獎金跟自己一樣,等到了晚上,吃晚飯時說起這事。
“大康,你說多少?”
李家夢摸了摸耳朵:“我好像沒聽清。”
“五千,獎金和節日獎勵加起來五千,你沒聽錯。”蔣文康笑道。
蔣文康負責溫室大棚草莓和共享田地的管理,有時還會負責整個採摘園的各項事宜安排。
他的工資跟蔣雨晴、王雲她們不一樣。
他平時交了五險一金後,到手的工資還有五千左右。
這個月加上獎金,到手九千多。
“別有兩分錢就亂花啊,存著娶老婆。”
李家夢忍不住敲打了得瑟的兒子一句,關心地問道:“對了,最近和小倩怎麼樣了?”
“還好。”蔣文康答道。
“怎麼個好法?平時多跟小倩聊聊天,多關心關心人家……”李家夢絮絮叨叨地說道。
……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白河村,端午節又叫做“五月節”。
俗話說“五月初五,艾草懸屋”。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往門上掛艾草。
不單單是有美好的寓意,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重點在於後者。
艾草有一種奇特的芳香,可以驅趕蚊蠅、蟲蟻,並且有淨化空氣的效果。
所以自古就有“端午門口插艾草,不用郎中家裡跑”的說法。
而且端午前後正是艾草力量強盛的時候。
因此,家家戶戶端午採艾草、吃艾草、掛艾草的老傳統流傳至今。
陳小梅一大早就挎著籃子去採艾草了,一路上遇到很多同樣來採艾草的村裡人。
採來懸掛在門上的艾草特別有講究,不能隨意亂採。
要選葉片比較繁茂的艾草來採。
長勢矮小、柔弱的艾草不能採;乾枯的艾草不能採。
遇到不完整或是掉葉嚴重的艾草也不能採。
如果隨意找些有“殘次”的艾草掛上,在老人們看來不僅不能祈福辟邪,而且很不吉利。
所以,她們採艾草時,要精挑細選一番。
陳小梅採了艾草,也採了菖蒲,拎著回到家,看到孫女已經醒了,坐在桃樹下,看著樹上的桃子發呆。
“奶奶~”
星星聽到院子門開啟的聲音,快步跑了過去。
“星星醒啦,來,奶奶給你扎辮子。”
陳小梅放下籃子,先給她梳了頭髮,編了兩條辮子。
再洗了手,拿了蒜頭過來,和艾草、菖蒲一起用紅色的繩子捆綁為一束。
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被稱為“天中五瑞”。
端午節插艾草,一般從天中五瑞中任選兩三種,和艾草捆綁,懸掛在門上,或者是窗戶邊上。
陳小梅一邊把捆綁好的艾草倒掛到門上,一邊給好奇地看著的星星講端午掛艾草的寓意。
以前有一首和端午節相關的童謠: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龍船。
在過去是五月初二的時候就包粽子了,而五月初四懸掛艾草。
等到了端午節這一天的主要活動是看龍舟比賽。
不過現在都沒有人遵守這個規矩了,普遍都是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包粽子、插艾草。
他們的早餐是一碗艾葉煮雞蛋。
吃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