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圈大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拉投資,我真沒重生呀,呼啦圈大神,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單指高大帥氣啊,指的是性格方面。
楊思源小時候打架,暑假的時候媽媽總是跟姥爺告狀,說自己管不了了,讓姥爺管。
姥爺從來不會武斷的去批評楊思源,而是問明情況,再進行教育。
初中楊思源掄鐵鍁那一回,姥爺不但沒批評他,反而還表揚了他。
說漢東漢子,就得有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性子,說那叫嫉惡如仇。
楊思源也喜歡姥爺,覺得姥爺除了人正直值得尊敬之外,爺孫倆也確實對性子。
爺孫倆寒暄一番,楊思源便打聽今天這是怎麼回事。
姥爺臉色又沉了下來,“唉,一言難盡。”
不過姥爺並沒有把楊思源當孩子,還是把事情交代了一番,楊思源也瞭解了個大概。
劉家村地處沿海省份,蓬萊市又是沿海開放城市,所以這地方的農村呢,也基本不窮。
但說起來也不算很富裕,九十代年後,村裡年輕人都不喜歡在家種地那種傳統的農村生活方式了,紛紛進城打工。
村裡新鮮勞動力大都進城發展了,但村裡還是有不少中年勞動力,有的也開始琢磨著搞點養殖之類的生意,多賺點錢。
可總得來說,形式還停留在家庭作坊的模式,有成功個例,但還對映不到全村。
這就導致一部分農民富了起來,另一部分呢,也有樣學樣,也想搞養殖。
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賺錢也沒那麼容易,有些人急著賺錢,基礎不牢,有倉促上馬,最後就搞賠了嘛。
後來村裡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便提出來招商引資。
這會兒不少手上有閒錢的買賣人,都開始學南方的做法,搞私營小廠子。
鎮子上這幾年就開了不少類似的小廠子,效益大都不錯。
鄉里覺得這種模式不錯,正好上邊有政策鼓勵,下邊農民也有致富需求,正好往村一級推廣。
村委會的幾個人便開始各顯神通,從外邊聯絡投資商。
以他們的人際交往圈子,也拉不來大的商人,可才開始嘛,也沒必要太大,先搞成一家試試水,也好在鄉里個交代。
於是這段時間弄來不少人過來村裡考察,今天這個,都得算到第七還是第八個了。
可問題在於,來考察的人多,真正有誠意真打算掏錢投資的還沒有,村委會里那幾位心裡開始發毛了。
村與村之間競爭還挺激烈了,這要是別的村已經開始劃了地方建廠了,劉家村連個投資的都沒影,說出去整個村都沒面子。
心急之下,這找來的投資商,也越來越不靠譜,起碼姥爺看了是這麼覺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