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在千秋
雞蛋加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在千秋,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雞蛋加辣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協聽到徐庶的這些話,頓時來了興趣。
雖然說,他之前就已經想好要通話鮮卑諸部,但是就目前而言,他也沒有想到太好的辦法,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開通互市,然後與鮮卑部落打好關係。
再利用大漢內部的各種福利,或者是高薪酬,把鮮卑部落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同時為了防止鮮卑部落人口過甚,劉協打算是的採取羅馬的那種形式,讓鮮卑部落以僱傭兵的方式,加入到自己的陣營,然後讓他們去替自己拓張領土。
但是現在,徐庶的提出的這個意見,確實能給分化鮮卑部落,讓鮮卑諸部的牧民,直接成為自己陣營當中的一員。
這就是好比,讓後世當中的大融合,直接讓對方以成為漢民為榮。
這就好比是,在羅馬帝國,你跑去告訴那些蠻族,你們有機會成為羅馬公民的一員,但前提是,你們要為我們羅馬做出貢獻。
什麼貢獻呢,就是替我們牧馬,守衛邊疆,提供賦稅,相對應的,你們就可以自稱是漢民,收到大漢的庇護。
不要覺得這種事不可能,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大漢,哪怕是在漢末,大漢依舊是周邊各個民族所向往的。
就比如說草原上的那些鮮卑族人,他們看上去瀟灑自在,策馬奔騰。但是實際上卻是相反。
每年的冬天,對於草原上的那些牧民來說,就是一場考驗,透過了,你就能活下去,通不過,那就是凍死在草原上。
不光人要考慮過冬的問題,他們的牛羊,同樣需要考慮,否者一夜之間,牛羊全部凍死,那來年這個部落也會消亡。
所以,這才會有草原部落每年都南下打秋風的習慣。其實說白了,就是他們如果不來大漢境內打秋風,不儲備足夠的糧食,他們整個部落都會凍死。
不光是這樣,草原上也不產鐵礦,也沒有鹽。所以說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看上去非常的瀟灑,但實際確實異常的艱難。
而現在,按照徐庶的意思,那就是徹底開放邊境,讓鮮卑族可以到大漢境內定居,成為漢民。這意味著,成為漢民之後,什麼鹽鐵,都不在收到控制。
同時,還能教會這些牧民種植,這樣一來,牧民在放牧的時候,也可以實現耕種,讓他們有足夠過冬的糧食。
還是那句話,只要吃得飽,穿得暖,就沒有人願意拿刀子跟人拼命。
元直,你繼續。劉協饒有興趣的看著徐庶,他想看看這徐庶到底還有多少存貨。
一旁的張揚也是一臉期待的看著徐庶。
其實,需要說明一下,對於張揚,楊奉這樣的老臣,特別是從劉協東歸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老臣,你要說他們心裡沒有一些嫉妒這些後起之秀,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們的這些心思,早就被劉協看到,而後劉協專門找了一天,宴請了張揚,楊奉等老臣,跟他們推心置腹的聊過這些事。
劉協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他劉協,並不是一個薄情寡恩的天子,他們這些老臣的功績,劉協是都記在心裡的。
但是大漢需要中興,需要富強,需要重現漢武的光榮,那就必須不停的招納賢才。
畢竟,老臣們,終有一天會老去,如果只依靠老臣,那麼等到這些老臣年老到不能動彈之後,那麼大漢又該靠誰來治理?
所以說,劉協尊重楊奉他們這老臣,但是也需要注意培養新一代的賢才,讓他們能夠儘早的承擔起治理大漢的重任。
但是,這不等於說,劉協就要剝奪老臣手中的權利,畢竟他們這些老臣子,就宛如一根根定海神針,有他們在,可以保證大漢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下,不停的創新發展。
作為利益交換,劉協也給他們封了爵位,世傳三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