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狂生,鐵血殘明,柯山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龐.班頭許久了,先請入書房一敘。”
方以智在書房門口等待龐雨,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
此時倒看不出世家子弟的高傲。
上次龐雨跟著縣丞來的,連書房的內室都沒進去,這次方以智親自在書房門口等待,已經是給了龐雨很高的禮遇。
龐雨連忙拱手道,“方公子客氣。”
“上次一唔十分倉促,一直想再與龐班頭探討一些物理之學,期間還聽聞龐班頭精於算之法,都不免想求個究竟。
可惜中間你我都忙於平亂一事,至今日才得空再與龐班頭見面。”
方以智把龐雨請入書房,這次龐雨直接坐到了當日縣丞坐的位置,可見方以智對他頗為看重。
龐雨打量了一下書房佈置,上次站在外間,因為角度問題只看到一部分,這次在室內看去,牆上多了不少的書畫。
對面牆上一幅配詩的江景畫正對著龐雨的位置,龐雨不免多看了幾眼。
“九歲下瞿塘,兼旬過武昌。
舟人引我登武昌,左顧鸚鵡右鳳凰。
誰道眼前道不得,白雲千載何能狂?
煙波日暮偶然作,仙人果否乘黃鶴……原來方公子還去過武昌。”
“大江沿線都去了。”
方以智一副回味的神情,“六歲時父親中了進士,我七歲時隨家父就任嘉定(樂山)知州,登峨眉遊三峽,之後由蜀至閩路經武昌,這詩便是當時所寫,讓龐班頭見笑了。”
龐雨奉承道,“方公子幼時便走南闖北,九歲就能寫意境如此高遠的詩詞,這見識確實不是我們這些小民可比。”
“這一趟方某還隨祖父去過廬山,然後去了福建的福寧州。”
方以智倒不謙虛,他指了一下身後的長劍,“這劍術便是在福寧州學的。”
“方公子文武雙全,小人佩服。”
方以智談興甚濃,“不知龐班頭去過哪些地方?”
“我…”龐雨一開口,才想起自己這個身份是個土包子,大概連安慶都沒出過。
周圍鄰居都知道自己沒出過遠門,決定不爭這個面子。
“在下最遠只去過懷寧縣,只有羨慕方公子了,但願小人有朝一日也能如此悠遊人間,走遍我中國大好河山。”
方以智哈哈一笑,“那方某可推薦龐班頭先往北方看一看,方某亦曾在京師逗留兩年,北方風光與我江南迥異,雖略顯貧瘠,但蒼涼遼闊。
我曾縱馬馳騁燕齊大地,由山至海遊覽北方山河,人生快意以此為甚。
龐班頭若是得閒,應當去北方一遊。
但我南方風物自有風格,與北方各有千秋,兩年前我遊學江南,亦是頗有所得,我們南直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龐雨聽得驚訝不已,他心目中的古人都是不願離鄉,徐霞客那樣的必定是異類,這方以智一路說來,此時的中國他已經走了大半,大概也就是邊角之地沒去過。
以此時的交通條件來說,方以智足可算得上旅行家了。
而且方以智一說到遊學,便莫名興奮,可見他根本不懼遠行,反而熱衷此道。
也可看出古今一樣,方以智這樣的世家子弟就是贏在起跑線上,既是富二代又是官二代,眼界和才藝都遠平民家的子弟。
龐雨問道,“方公子游學四方自然是漲了不少見識,但如此遠行千里,方先生便不擔心麼?”
方以智站起道,“男兒既要讀萬卷書,也應行萬里路,安居哪得成豪傑。
家父不但不禁止在下,更準允方某遊學,上次去江南,便是家父鼓勵的。”
龐雨哦了一聲,在教育子女這一點上,他倒是很佩服方孔炤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