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弄巧成拙
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6章 弄巧成拙,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於五經題,那麼最終考慮排名的時候,四書題考生將勝出。
這種規則考量之下,自然考生們會把學習重點都放在四書題上。孫提學就偏不如此,要求考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對於那些經義不重視的考生,就稱得上是道難關了。
很不幸的是,沈憶宸就屬於經義不重視考生中的一員。
其實準確來說,也不是沈憶宸不重視,而是之前學習太拉垮,精力有限只能主攻四書,把經義排在了後面。
這就好比沈憶宸詩作拉垮,縣試的五言六韻試帖詩隨便寫了一首應付,反正也不影響最終打分,好不好不關鍵。
如若不是李庭修去年幫了一把,拜了狀元公林震為業師,可能今日沈憶宸要開創府試案首,院試落榜的先例了。
見到眾人神情各異,孫鼎也不用在乎這群考生想什麼,再次開口說道:“考桌上放著試卷,你們按序入座吧,還望能高中功名。”
“是,大宗師。”
諸位考生都俯首稱是,接著走到了考桌面前,對著自己的序號入座。
沈憶宸這時候發現,自己考桌位置居然正對著孫提學,可謂實打實的眼皮子低下。也不知道這是意外,還是孫提學刻意安排的,這樣被人盯著寫試卷,壓力有點大啊。
入座之後,沈憶宸並沒有著急開啟試卷,而是抬頭看了一眼孫提學,剛好迎上了對方的目光。
只見孫鼎臉上表情終於出現了變化,嘴角流露出轉瞬即逝的笑意,很明顯他也一直關注著沈憶宸,期盼他這次院試能再奪魁首。
甚至還有一點是沈憶宸所不知道的,孫鼎之所以強調四書五經並重,其實也是想著在自己職權範圍之內,給他創造一些優勢。
想想看,沈憶宸可是拜了林震為師,而林震身為狀元公還是經義大師,教匯出來的弟子本經水平能弱到哪裡去?
相比較其他注重四書的考生,沈憶宸可謂領先在了起跑線上面!
真正幫助沈憶宸徇私舞弊這種事情,以孫鼎的人品肯定不會做,所以他能幫到的點都已經盡力,就看沈憶宸這小子臨場發揮了。
可是孫鼎所沒有料到的是,沈憶宸雖然拜了林震為師治本經,但並不意味著他經義強項,純屬於臨時抱佛腳,來惡補自己的短板。
所以這一番用心良苦的操作,頗有種弄巧成拙的意味……
翻開試卷,與正常號舍看到考題模式不同,提堂坐考的題目都已經寫在了試卷上面,不用等舉牌兵役路過謄抄。
其中一張試卷上面寫的是四書題,題目為: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孫鼎畢竟是學官出身,而且督學數十載,對於四書五經的理解相比較應天府尹李敏要專業許多。
這份專業放在出題上,就是不需要找各種陰間截搭題來禍害考生,能出一些正常點,中規中矩的考題。
這道題目出自於《論語·泰伯篇》中,孔子稱讚堯的片段,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就是。堯這個人特別偉大,百姓們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來讚美他了。
他的功績,何其的崇高,他制定的禮儀制度,又是何其的燦爛美好!
如果要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理解的話,也可以把這段話看作是拍馬屁,反正一波吹噓的天花亂墜,只是相對於要文雅許多。
這種四書題不生僻,就意味著破題思路很好找,方向就往歌頌古聖先賢化育之功上面靠,指出堯做了哪些好事,又任用的哪些先賢等等。
然後別忘記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借古喻今。
這一點放在院試上還不明顯,畢竟天高皇帝遠,放在鄉試特別是會試上,見到類似歌頌古代先賢帝王的題目,你一定要拐彎抹角引用到當今皇帝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