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驚世之作
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驚世之作,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想法也不能算錯,畢竟奮大明五世之餘烈,國力處於巔峰期,操作得當的話是有機會一波搞定。
偏偏朱祁鎮硬是搞出個三面作戰,連口喘息時間都不給大明將士。土木堡要與蒙古瓦刺部進行決戰了,決議親征到大軍就用了幾天時間,連兵器都是臨時發放的。
後世連個小學生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急也不能急成這樣子啊。這種情況下就算不戰敗崩潰,時間一長大軍後勤也必然會出現問題。
沈憶宸知道歷史走向,於是用了這個開篇,期望明英宗能看進去,好好提升自己任用賢才,避免大明中衰的出現。
不過就算看不進去,這種蘊含了“修齊治平”的開篇,也立於絕對的不敗之地,沒有哪個儒家官員敢說大學之道是錯誤的。
寫完了首段開篇,沈憶宸又從《中庸》裡面挑選了“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來作為自己後續儒家經典的補充,避免論點太過於單薄。
古代科舉考試之所以在後世被人所詬病,除了內容固定、格式死板外,還有一點就在於它萬變不離其宗。
哪怕就是跳脫了八股文的策問,儒家經典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就算考生想要證明自己觀念,也只能舉儒家先賢的例子,其他都不夠說服力。
寫完了這些,偏中間一段內容,就是拍皇帝馬屁了。什麼陛下聰明睿智,文武神聖,存二帝三王之心,紹祖宗列聖之統等等。
反正你能想到的新意吹捧方式,都儘量往上面填上幾句。
原因就在於這場考試你的身份是天子門生,而不是帝王師,別把位置給弄顛倒了。殿試給皇帝提國策意見要注意用詞“委婉”,提完了還得明白自己臣子身份。
天子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所謂的策問不過是對臣子能力考驗罷了,哪需要一個區區貢士上手指導。
皇帝不要面子的?
所以歌功頌德這一段必不可少,也算是考生為自己前面的指導“豪言”買單,否則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沈憶宸的答題飛速,讓奉天殿內出現了這麼一副場景,很多考生還在冥思苦想之際,他卷面就已經密密麻麻一片,感覺都快要交卷了。
“先生,新科會元看來學問紮實,功底深厚。”
處於龍椅之上的朱祁鎮,雖然看不清楚沈憶宸寫的具體內容,但是答卷上那快要寫滿的文字,還是能隱約瞅見的。
相比較其他考生,沈憶宸從進入大殿之後就從容不迫,氣度不凡。後續答題更是筆走龍蛇,沒有一絲的遲疑,顯得胸有成竹。
能走到殿試這一步,基本學識肯定是沒問題的,不存在亂寫一通的可能性。
往屆殿試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是狂生自嗨,不管不顧直抒心意一番。反正認為自己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能力,就等著皇帝慧眼識英才了。
要麼就是真正的才華蓋世,對於這場考試遊刃有餘,才會展現的如此輕鬆。
沈憶宸如今五魁首在身,離三元及第就只差最後一步,這種科舉成績很明顯不可能是什麼碌碌庸才、自嗨狂生,那麼只有第二種可能性。
真正的文魁降世,掌控全場!
“陛下目光如炬,沈會元確實卓犖不凡。”
“喔,先生也是如此認為?”
王振認同自己觀念,這點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皇帝開口誰敢反對?
但是王振還誇讚了沈憶宸一句,這就讓朱祁鎮有些意外了。
要知道王振歷屆殿試,很少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更不會直言誇讚某位考生。
沈憶宸能得到一個“卓犖不凡”的評價,屬實有些看重了。
聽到皇帝的反問,王振笑了笑,然後躬身回道:“奴婢看過沈會元的詩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