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擇胡作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公豈有意乎,竊晉,濃擇胡作陪,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人是沒指望了,陶旭只能自己來。他知道既然大家的秘密都被撞破了,自己也不可能讓殷浩支開沈二姐,索性就開口把沈勁給自己的分析,包括庾懌和十叔陶範的秘密全都說了。
在這種人面前,最好還是不要說謊的為好。陶旭有自知之明,一番話說下來,殷浩終於變色沉吟起來。
殷浩一開始還不以為然,認為這個青年只是來蹭自己的流量想揚名罷了。這樣的人他見多了,雖說撞破了自己的姦情,但大不了賴掉就完了。在場的證人還是沈二姐的親弟弟,他自然也不會得罪自己。
可越聽到後面他眉頭就越鎖緊起來,當聽到庾懌當著謝尚的面說自己最多十多天就會在建康露面,更是憤怒的一拍案几,站起身來怒道:“叔預老兒敢爾!我殷浩可不是你庾家能呼來喚去的!”
見殷浩成功的被自己激怒,陶旭心想自己的事應該成了,他連忙乘熱打鐵道,“殷公,當年先祖在武昌時,公曾為帳下參軍,親眼目睹先祖厲兵秣馬預備北伐。可當年是誰挑起蘇峻叛亂導致江東內訌坐失良機?如今又是誰要罷黜王司徒,令庾氏一門上下把持朝政?”
“大舅坐鎮武昌,節制荊、揚二州軍事不夠,還要小舅出鎮梁州。庾氏一門倘若獨攬朝政,琅琊王氏固然難以倖免,難道殷公就能獨善其身嗎?”
殷浩俊美的臉龐上陰晴不定,陶旭的短短几句話刺痛了他的心。
這些年他雖然隱居山中,但靠著沈勁的情報,他對朝中的動向一直了如指掌。隱居山中,他的本意也並非是純粹和寡婦胡搞,而是為了避開庾王相爭而禍及自己。
可沒想到即便自己隱居的再深,禍事還是主動找上門來了。
他快速的轉動大腦分析了一下局面。
庾懌放出話來,本意就是要逼自己露面為陶旭背書,這樣殷浩自然而然的就被綁上了庾家的戰車。可倘若他裝死就是不出來,王導奈何不了庾懌,就會拿陶旭當出氣筒,自己仍然會被王導誤會為受到庾懌的控制。
可要即便直接會面王導,當面和他說清楚這裡面的誤會。以王導的性格,表面上不會說什麼,但暗地裡信不信,就很難說了。當年周顗(注1)不就是這麼死的麼?
眼看著殷浩臉上一副猶豫不定的樣子,又是揹著手來回走動,顯然是下不了決心。陶旭索性也站起身來,拱手行禮道:“既然殷公為難,那小子絕不為難。大不了小子也就此隱居,不再出來做官就是了。”
話音未落,殷浩剛想開口,又被陶旭打斷,“只是殷公最好想一想,王司徒年過六旬,郗太尉年近七旬,他二位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倘若二公仙逝,誰人可以繼任?”
“殷公想說的是庾國舅吧?”陶旭再次打斷他,“庾國舅雖然也年近五旬,他的幾個弟弟也都是正值壯年。但可惜的是,庾氏一族中的年輕子弟,誰可以接任他們的職位?”
殷浩一愣,他雖然考慮了很多,但的確沒想到庾氏一族以後的事。他眨了眨眼,說出一個名字:“吳郡內史王洽?”
“洽籍父之命,雖有美譽,但治軍對抗羯胡關係朝廷安危,美名不足以任之。”
陶旭其實不知道王洽,但一聽他姓王,十有八九就是琅琊王氏出身,便直接用他的出身否定了。
“司徒掾謝尚?”
“謝尚雅善音律,擅長文學,並非治軍之才。”陶旭直接搖頭否定。
“秘書郎謝安?”
“安有定國之才,但年紀尚幼,不足以任大事。”開玩笑,搞定淝水之戰的謝安,陶旭還是知道的。但眼下他才十八歲,比自己也小不了兩歲,還差得遠。
“司徒長史王蒙?”
這個名字陶旭也沒聽說過,索性信口開河起來:“蒙清儉恭謹,有古君子之風,但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