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趁他病,要他命,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徘徊到七月。
見李靖遲遲不行動。
訊息也傳到李佑軍中。
面對這種外敵入侵的情況。
當然是趁他病要他命。
瘋狂在湖南嶺南攻城掠地。
到了八月中旬。
已攻下郴州,永州,柳州,容州,潯州,梧州,春州,整個兩廣地區已經被李佑盡數拿下。
待到十月底,李世民攻滅薛延陀之後,這才發現江南已經半壁河山全歸了李佑的手。
至於名聲問題?
不顧外敵入侵,依舊攻城掠地。
這樣沒有一點家國情懷的黑點。
其實也比較好解決了。
就從歷史上的史書來說。
說個實話。
所有正史,其中虛假的東西是極多的的。
細數起來。
那都是有問題的。
為尊者諱,太正常了。
比如明末裡有一個人物叫馮銓。
是閹黨的骨幹。
也是周延儒的好朋友。
天啟年間,依靠魏忠賢做到了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崇禎年間,一直為翻案奮鬥,甚至透過周延儒來努力。
然後清軍到了之後,光速投降了清軍。
從此官運亨通,授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滿清強迫漢人剃髮易服之後,馮銓屢次請求將此命令適用於朝鮮,以致朝鮮有打點馮銓等人之議。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既沒有入《奸臣傳》,也沒入《閹黨傳》。
原因就因為他當過明史總裁。
以及他的後人還在清廷當官。
如果你只看《明史》,你根本不會注意到他。
都不太明白這人是幹嘛的。
直到章總搞了個《貳臣傳》這才把馮銓的所作所為公佈出來。
再比如《魏書》的作者魏收。
魏收是個狂人,自負有才,瞧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
關於修史,實際上就是當權者的家傳,要給其祖先臉上添金。
所謂“修史諸人之祖宗姻戚多有書錄,飾以美言。”
魏收並非不懂這個潛規矩,但他性格急躁,對此甚不能平。
凡是與他有過恩怨的,其祖宗就別想在魏收筆下撈到好處。
魏收甚至到處揚言,“何物小子!也共魏收作色。舉之可使上天,按之可使下地!”
魏收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恩怨都帶進入了堂堂國史的編撰中。
陽固在北魏當過北平太守,為人貪縱,名聲不佳。
可陽固的兒子陽修之曾經幫助過魏收,魏收感其德,對陽休之說:“我沒什麼報答你的,就給你父親寫一篇佳傳吧。”
在魏收的筆下,陽固成了正人君子,“在軍勇敢,志意閒雅,全無懼色。”云云。
在當北平太守時,操守甚廉,迴護甚多。
還有,北齊高氏源於爾朱氏,所以爾朱氏入北齊者,魏收也是喇叭吹得震天響。
那些得罪過魏收的就慘了,要麼給其祖宗臉上抹上一團泥(“妄有非毀”),要麼根本就不寫。“遺(漏)家世職位。”
再比如據舊唐書記載,李淵造反的原因是被李世民脅迫的。
把太原起兵的功勞歸結在李世民身上,這與溫大雅所撰的《大唐創業起居注》的起因完全不同。
所以由此可見,太原起兵完全是李淵一手策劃和導演的。
此前多年的苦心經營,完全是李淵的功勞,李世民只能說是李淵的助手,用現代話說,在起兵反對建立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