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五章 李敬業,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在武媚娘享受快意時,一個震驚天下的訊息傳來。
李佑發兵了。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斗平……
真是大言不慚,我倒要看看他們有什麼本事!
這才不慌不忙傳令,晉左驍衛將軍李孝逸為大將軍、行軍大總管,立刻整備兵馬征討。
李孝逸以文學起家,早年曾擔任給事中,曾以益州長史的身份鎮守蜀地多年,抵抗吐蕃入侵,雖然他也立過一些軍功,但明顯守有餘而攻不足,絕非一流將才。
現今雖無李積、蘇定方之流的軍神,卻也不乏名將,媚娘何以選個二流人物為戡亂主帥?
重要的是李孝逸乃李唐宗室,高祖堂弟淮安王李神通之子,爵封梁郡公,這身份比千軍萬馬更厲害。
這讓李佑所謂的除亂毫無說服力。
李唐與我武氏一心。
孰為正義孰為叛逆,一目瞭然。
所以李孝逸到了漢中,便打出了為國效力的棋號。
誰知道正面的南唐軍卻沒有進攻。
雙方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狀態。
靜坐。
黃風到了長安之後,一邊大造輿論,一邊卻不進攻。
反而是隻派出小股部隊騷擾。
原來李佑派孟晨為徵北大將軍。
在徐州大開府庫招募兵馬,旬日之間就招募到十萬人。
見如此局勢。
為了避免被清算。
齊國司馬李崇福率先響應,率領齊州投降。
繼而鄰近諸縣也紛紛改換城頭棋表示接受領導。
這十萬人雖然只短暫操練,士氣卻十分旺盛,他們有的是義士,有的是歸順的山東士卒。
更多的則是分不到糧食的窮苦百姓,以及做著富貴夢的流民強盜、山賊水寇。
但無論抱著何種目的,孟晨都照單全收。
他一直催促著李佑給他援軍。
李佑也答應了。
正當孟晨在揚州等待援軍的時候,再行進軍之時。
手下徐州都督駱賓王卻有不同意見,“豈不聞‘師直為壯’的道理?”
“興兵誅暴,大義所歸,雖敵眾我寡有何懼哉?莫說二三十萬,即便百萬大敵亦必戰之,況且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武氏專橫素為人知,只需一戰得勝,敵必駭然解體!”
駱賓王這席話大有粉飾,但道理是實實在在的不拼搏無以成功,豈有僥倖之理?
再加上中原地帶與武媚娘斷絕。
自然可以慢慢吃。
就算輸了,也無所謂。
因為勝敗乃兵家常事。
假如贏了,那麼潑天之功自然便是孟晨的。
而自己也功勞大。
故而孟晨聽到這個理論。
也就不再等援軍了。
當即率領兩萬老兵和十萬新兵,經宋州便向鄭州而去。
寒風凜凜,殺氣縱橫,經過數日激戰,孟晨勉強奪下鄭州。
雖然取得資財,也招募到一些兵馬,但得失相若,沒佔什麼便宜。
但是孟晨無所謂,他只管衝鋒,後面自有援軍來佔領城市。
所以僅僅休戰了三日。
孟晨便率軍兵臨洛陽城下。
孟晨並不急於攻佔洛陽。
其實洛陽雖然沒有那麼多軍隊,但是司空吳王都督關東諸軍事的李恪還在坐鎮。
孟晨素聞李恪英武。
所以決定收取附近州縣
但卻在偃師一縣碰壁。
因為遇上了左監門大將軍劉伯英。
昔日唐軍平滅百在熊津江大顯神威,功勞僅次於蘇定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