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五章 新皇,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吧。想至此他眨眨眼道:“也好……既然母后願幫孩兒,一切聽您安排。”

“好。”武媚娘當即大模大樣登上龍墀,又坐回她以往的位置,垂下珠簾囑咐李賢“這幾日娘處理軍國大事,你不要亂插嘴,在一旁好好學就是。”

“是……”李賢只能一臉尷尬地答應。

剛放權七天,竟然又收回去了,百官哪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難免低聲議論。

遺詔是說喪期二十七天,可沒說喪期內皇帝不能行政啊。

皇帝心情悲痛,太后就不悲痛嗎?

真是強詞奪理啊!

再者“兼取天后進止”並非盡聽天后處置,此舉不是公然違詔嗎?

裴炎知道此刻大夥一定在罵自己,卻毫不理睬。

退歸座位目不斜視。

在他看來這樣做絕對正確,是出於對社稷的一片赤誠。

他冷眼旁觀,李賢資質實在太差,雖說不一定就是昏君,但不學無術、貪玩享樂是明擺著的。

現今內外不寧,這小子若不知輕重胡鬧一氣,豈不天下大亂?

我們還能不能在這個地方安坐?

還是讓太后繼續坐鎮吧,至少能管住新君,於國於己都穩妥。

雖說太后也有當呂雉的野心,但為了大局,兩害相權取其輕……

群臣議論歸議論,其實多數人何嘗不是同裴炎一般看法?

這位新皇帝荒唐貪玩是出了名的,而且任性拒諫。

望之不似人君。

但朝中也不乏精明之人,魏玄同、馮元常等人望著珠簾後端莊而坐的武太后,心中暗暗感嘆。

請神容易送神難。

今日這女人往殿上一坐,什麼二十七天?

二百七十天也未必,只怕是手握大權不死不休啊。

便如有識之士猜測的那樣,媚娘既掌大權就不打算再放手,為了以後執政更順暢,也為了限制李顯的作為,她必須在這短短二十七天內做足文章。

不過凡事力求穩妥,越是大利當前越不能露出急不可耐的痕跡,因此執政的前幾天她沒有任何大舉措,只是關注修陵和地方財稅豐歉等事,直至十二月十七日才頒佈第一道重要詔令加封。

宗室諸王。

現今高祖、太宗諸子在世者共計七人:加封韓王李元嘉為太尉、霍王李元軌為司徒、舒王李元名,吳王李恪為司空,此為三公,正一品。

魯王李靈夔為太子太師、越王李貞為太子太傅、紀王李慎為太子太保,此為東宮三師,從一品。

就連素來貪暴豪奢的滕王李元嬰也加了開府儀同三司的從一品散官。

除此之外所有宗室親王、郡王各加食封一百戶,公主加五十戶,就連一直受媚娘排擠的李素節、李上金,乃至蕭淑妃所生義陽、宣稱二公主也有份。

這一系列的封賜著實令朝廷忙了好幾日,但得到封賞的宗室諸王頗感欣慰。

平心而論大多數李唐宗室對媚娘並無好感,且不論她身侍父子兩代天子給皇家帶來的醜聞,單是貶斥皇子,苛待常安公主、東陽公主等事就足以惹起公憤。

誰也沒料到,新皇帝繼位之初她竟會釋出這麼大的善意。

雖然三公、三師都是坐而論道的榮譽官職,但地位崇高,此舉無疑體現了她親親睦祖的誠意,須知李世民、李治都不曾做到她這個份兒上。因此宗室對她的看法頗有轉變,也對自身政治前途多了幾分期許。

時隔七天,至二十一日,太后的新一輪賞賜又開始了,這次是給大臣的:宣佈侍中裴炎轉任中書令,此為正三品平級遷轉,但是為突出其顧命大臣身份,將原本設在門下省的政事堂遷至中書省,依舊由裴炎主持宰相會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