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舟山衛,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弘兒!”李治一聲淒厲的慘叫打破了皇后的深思。

武媚娘轉過頭來,卻見兒子已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表情卻十分安詳,就像睡著了一樣,而她還緊緊攥著兒子的手。

哀聲立時響起——李弘馭下有恩,宮中之人無不感念。

倒頭的這一刻,合璧宮內外宦官、宮女、侍衛、御醫無不放聲痛哭。

李治更是頓足捶胸,可是沒哭幾聲忽然搖搖晃晃一陣眩暈,若非有人抱住扶他躺下,暈厥在地。

李治醒來便寫下詔書,追贈李弘為孝敬皇帝。

開國帝王或以非常方式繼位者追封自己父祖為皇帝的事並不少見,然而給兒子追封皇帝卻是亙古未有之事。

這足以體現李治對李弘的痛惜。

不過,這個追封還有更深層的政治意義。

問題就在李弘的名字上。

李弘之名源於道教《神咒經》,所謂“真君者,木子弓厶,王治天下,天下大樂。”木子為李,弓厶為弘,李弘是太上老君人間的化身,註定要當皇帝。

就因為這條莫名其妙的讖語,自晉至隋三百年間無數造反者以李弘為旗號,直至現在“老君當治,李弘應出”之類的話仍在民間流傳。

當初李治為兒子取這應讖的名字,一者是表明自己廢王立武的決心,二來也是壓制世間的野心家。

可惜李弘沒這個命,還沒坐上皇位就撒手而去。

李治追封他為帝就是向全天下宣佈,太上老君已臨凡過,他果真當上了皇帝,而且羽化昇仙,所有預言都已兌現,以後誰也別再打這則讖語的主意。

相較李治的涕泗橫流,媚娘卻顯得很坦然。

李弘似乎從沒改變過,似乎還是那麼瘦弱伶仃,也還是那麼純潔。

現在我永遠失去了他,可是……我的眼淚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弘不但是她兒子,還是她的恩人。

當初若非這個“天命所歸”的孩子適時降臨,她很難擊敗王皇后、蕭淑妃。

若非這個仁孝的孩子穩穩佔據東宮之位,她也很難躲過廢后之災。

甚至若不是這孩子身患惡疾無力參政,她根本不可能長期掌握大權,李弘給予她的實在太多了。

難道這些好處和刻骨銘心的母子之情都無法讓她垂下一滴眼淚嗎?

武媚娘突然感到憤怒,感到惱恨,恨的不是別人,而是她自己!

為何不哭泣,作為一個母親連自己兒子死了都不哭,還有比這更可悲的事嗎?

不提這邊的事情了。

話說當年李佑分給退役老兵土地的模式,用來解決這些退役士兵的生活。

誰知道往奇怪的方向發展。

自從擊敗蘇定方,取得淮南之後,李佑就事實上解除了海禁。

舟山衛便乘著這股東風。

全部拋荒。

開始出海捕魚的事業。

走上了時代的前列。

開始只有幾家退役士兵去,後來發現獲利頗豐。

基本都出海了。

然而隨著南唐經濟的發展,百姓們對於蛋白質和肉類的需求更是越來越大,也使得整個市場越發繁榮。

舟山衛便加大規模,不僅賣海鮮,還賣各種加工的醃漬產品。

規模擴大後,當地的地方官創造性的讓整個產業規模化,分工化,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一個方面。

轟隆隆探索出了一條新的致富經。

也帶來巨大的稅收。

當舟山衛一個只有三千多常住人口的屯子繳納了接近三個普通縣的稅收之後。

唐羽震驚了。

朝臣也震驚了。

包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