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九章 焦灼,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賂欺壓百姓,由於證據充分影響惡劣,三人當即下獄。

隔日經肅政臺審訊,張同休等人招出受賄之事與他們的兄弟有涉,於是張昌宗、張易之也被傳到堂上受審,但女皇不準將二人收監入獄。

數日後與二張親厚的司刑正賈敬言做出判決:張同休、張昌儀受賄屬實,罪當貶官。

張昌期不在京中任職,受賄與其無關,不予追究。

張昌宗、張易之是賣官的後臺也缺乏直接證據,或有搶佔民田之事,罰銅二十斤以示懲戒。

這個判決明顯避重就輕,卻很合女皇心意,當即裁可。

群臣哪肯罷手,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彥範在朝會上抗議:“張氏兄弟受賄四千餘緡,藐視王法贓汙狼藉,張同休等人理當判死,張昌宗、張易之最輕亦當免官。”

司刑寺、肅政臺大部分官員都附和此議。

面對眾人的指責,張昌宗竟大言不慚道:“臣有功於國,所犯不至免官。”

聞聽此言群情激憤。

區區一個男寵,欺上壓下驕縱不法,也敢自稱有功於國?

“爾等有何功勞?”

叱責質問之聲不絕於耳。

在此關頭剛剛榮任首席宰相的楊再思站了出來,慢悠悠道:“張昌宗在宮中合制丹藥,聖躬服之靈驗,此莫大之功也。”

這話聽來有些小題大做,卻也並非沒有道理,常言道“功高莫過救駕”,配製丹藥使皇帝延年益壽難道不是大功?

問題是二張供職於宮中,合藥之事外臣誰也不曾親見,究竟有沒有誰知道?還不是憑女皇一句話?

她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

女皇一心偏袒自己的小寶貝,豈會說沒有?

當即隨口應承:“昌宗功可抵過,此案維持原判。”

說罷立刻散朝,帶著二張揚長而去。

最終張同休,張昌儀被貶為縣丞,二張繳銅二十斤草草了事。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張同休等人被貶只是暫時的,只要二張還在女皇身邊他們遲早還會起復,這場聲勢浩大的彈劾實際上已經失敗。

群臣愈加痛恨二張,更恨楊再思,左補闕戴令言寫了一篇文章,喚作《兩腳狐賦》,譏諷楊再思狡猾無恥,朝廷上下爭賞奇文。

楊再思因此銜恨,利用宰相之權將戴令言逐出。

群臣當然不甘心失敗,手中尚有殺招,又開始醞釀新一輪上奏。

可沒過幾日女皇竟下詔,命唐休璟兼任幽營二州都督、安東都護,韋安石檢校涼州長史,理由冠冕堂皇。

先前不是上奏說朝廷對地方不夠重視嗎?

那乾脆就由你們宰相兼任外職。乞乞祚榮在東北自立渤海國,聲勢有所膨脹,可能威脅東安都護府。

涼州發生饑荒,正好需要人去處理。

依舊給你們保留宰相頭銜,叫你們在外面風風光光還不行嗎?

安東和西北的事沒半年處理不完,就算處理完到時候女皇未免又有新管得了二張的事?

唐休璟、韋安石明知這是故意把他們支走,卻無法抗拒,只能含恨領命。離京前唐休璟特意去東宮辭行,趁無人之際對武賢說:“二張恃寵不臣,必將為亂,殿下宜備之。”

武賢敢說什麼?

戰戰兢兢含糊答應。

這時繼續跟二張鬥法的宰相只剩姚崇和朱敬則,而他們也好過不到哪兒去,幾天後武曌將姚崇單獨召到宮中,對他說:“默啜已答應釋放武延秀,將於下月遣至靈州,不過朕恐其另有陰謀,若似昔日挾閻知微南侵也未可知。朕想任命愛卿為靈武道行軍大總管,率邊兵迎候突厥,一來接武延秀回朝,二來防默啜生變。你意下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