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玉玉了,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命宰相崔玄暐、國師法藏前往法門寺主持開塔儀式,先奉佛骨至崇福寺供沙門弟子膜拜,再迎至漢中由皇家供奉。
訊息傳出百姓之沸騰,尤其那些年輕的善男信女。
早聽說過顯慶年間舊事,今朝有望親睹聖物,何等幸事?
唐天命二十六年,武周神龍元年。
四月。
舍利在法藏為首的高僧護持下到達漢中城。
女皇雖沒有出宮,卻命王公以下大臣出城迎接,並設九部樂、明堂樂以及各種佛樂,旛蓋、旌旗、寶車、佛像數不勝數,真比大駕鹵簿還熱鬧。
神輿所過之處百姓夾道觀瞻,那些虔誠的信徒甚至跪在雪中焚香燃頂,不住地誦經叩拜。
此等盛景無疑沖淡了民間對時局的憂慮,殊不知文武百官表面一臉虔誠,心裡卻越發憂慮。
此番奉迎佛骨絕非因為二十年之期,是別有隱情,女皇又病啦!
女皇得了什麼病?
沒人知道,甚至韋慈藏為首的御醫也搞不清,只是說她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四肢無力,具體病症誰也診斷不出,服藥不見絲毫好轉,還耽誤了好幾次朝會,這才命崔玄暐和法藏迎請佛骨以求功德。
舍利入宮後供奉在明堂,女皇齋戒一番,於四月十五日率群臣叩拜佛骨,祈求長生不老、風調雨順,翌日宮中傳諭,聖躬違和需要靜養,朝會奏議暫停,公卿群臣皆不得請見,軍國要務一概奏章上奏。
自此聖駕不出內宮,更令人擔憂的是連武賢和武三思不得入見,女皇究竟想幹什麼?
雖說十五日那天見她氣色尚好,但是年歲不饒人,萬一她在沒有人侍奉的情況下病入膏肓,或是臨終亂命,或被二張之輩挾持,突然更改後嗣豈不天下大亂?
對武賢這不也關乎自身安危存亡,他大著膽子請求入侍湯藥,卻遭女皇拒絕。
武三思素來謹慎,唯恐招惹李氏猜疑,不敢獨自請見女皇,可此時禁宮內外音訊都快斷了,他也只好去碰碰運氣。
或許趕上女皇心情好,竟準他進入寢宮,留了一炷香的工夫被打發出來,說女皇並無大礙,只是身心倦怠不願見人,二張兄弟日夜守候在聖駕旁。
不過這次入見並未消除大家的憂慮,反而使氣氛更加緊張。
不見李氏皇子,卻見武家人,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武家人與二張有串通?
次日崔玄暐上書:“東宮仁明孝友,足可親侍湯藥。宮禁事重,伏願勿令異姓出入。”
他所說的“異姓”不僅是武家人,更是指二張。
奏疏透過宦官遞入後宮,女皇答覆得倒很快,上官婉兒親自出來告知崔玄暐:“聖上覽奏深以為然,感念崔公厚意。”
群臣略感寬心,這便準備送武顯入宮居住,哪知晚些時候上諭正式對外公佈,所有人都大失所望。
女皇未準允太子入宮,而是下令武三思也不準入見。
武三思反倒鬆了口氣,這樣也好,省得大夥懷疑他圖謀皇位,恭恭敬敬接了聖旨,自此回到府裡閉門不出。可群臣都有些慌神兒了,女皇是何情狀完全不知,這該怎麼辦?
楊再思替二張開脫罪名時甚是精明,到這會兒全無主見韋承慶、房融也只知乘風順旨,關鍵時刻八十老翁張柬之站出來,說出一個可以溝通內外之人。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既是李氏之女又是武家之婦,且作為公主無干皇權,由她入侍湯藥應該不會被拒吧?
張柬之說幹就幹,捨出一張老臉親赴公主府請太平公主幫忙,具體怎麼談的旁人皆不得知,總之當日公主便入宮請見,並順利獲准。
自此她成了溝通內外之人,每日入寢宮探病,傍晚出來將女皇和二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