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再起波瀾,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從不曾違逆女皇,甚至感激女皇提拔之恩。
但終究還是李唐貴族的子弟,心心念唸的還是舊王朝,其實都抱著跟岑長倩一樣的心思,事到如今他們也偽裝不下去了,只能公然抗拒……
三天後,女皇頒下諭旨,任命岑長倩為武威道行軍大總管,統領十萬大軍征討吐蕃。接過詔書的那一刻武長倩萬分淒涼。
完了!老夫命不久矣。
這也不是沒有理由。
党項部請求內附。
武周正需一場勝仗彰顯國威。
雖說征討吐蕃時機尚未成熟,但接受党項部歸順意義非凡,也是為日後的軍事行動做準備,故而女皇以文昌右相武長倩為武威行軍大總管,打著征討的旗號,實則出兵西北,防止吐蕃干預党項的投誠。
不過也有人察覺到,這次出兵恐怕還有玄機。
武長倩從未領兵打過仗,再者軍隊有王孝傑、契苾明、張玄遇等將實際指揮,一場尋常的軍事行動有必要派宰相前往嗎?
就在大軍出發半個月後這個問題似乎有了答案。
來俊臣狀告武長倩勾結吐蕃圖謀造反!
大軍尚未到達前線,武長倩就被羈押,檻車解回。
他的子侄也被收監入獄。
在來俊臣嚴刑逼供下,沒過幾日歐陽通、格輔元、樂思誨均被牽連下獄,其他酷吏也爭著編造罪狀,把左羽林大將軍張虔勖、右衛將軍李安靜、道州刺史李行褒、岐州刺史雲弘嗣等數十家大臣攀扯在內,甚至還包括兩位駙馬權毅、王勖。
出了這麼大案子,獲罪官員豈能不辯白?
滿朝文武豈能見死不救?
但一切都是徒勞,女皇下詔革除武長倩鄧國公之爵,連同所有涉案官員一併處死,家眷流放嶺南。
朝野之人恐懼不已,搞不清女皇為何轉變得如此之快,兩個月前還在剷除酷吏,突然又轉為重用酷吏誅戮大臣。
倒是右衛將軍李安靜臨刑前的一番話隱約洩露了天機:“以我唐家老臣,須殺即殺!若問謀反,實無可對!”
歸根結底這是對潛在復辟勢力的一次清洗。
既然心向李唐的大臣被殺,那麼李唐皇裔也免不了倒大黴。
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都是高宗李治與蕭淑妃所生之女,自從她們的母親失勢被殺,直到李弘放了她們。
無論公主是否嫡出,二十多歲尚未出嫁自然是帝后的過失,武曌為了儘快遮羞,隨即將兩名侍立在場的翊衛權毅、王勖封為駙馬。
這兩人都是功臣子弟,婚後迅速加官晉爵,總的來說還算差強人意。
其實權毅、王勖驟然富貴,對武曌頗有感激之意,加之兩位公主又系蕭淑妃之女,不免更多幾分謹慎。
故而他們對武氏格外順從,獻祥瑞、勸進之類的事都很積極,以至於武周建立,這兩家都沒受到牽連,甚至還保留了封號,想不到大風大浪都躲過去了,卻沒逃過這次橫禍。
兩位駙馬被殺,義陽公主、宣城公主又被抓關進深宮,重拾悲慘的監禁生活。
除了庶出的公主,武曌對親兒子也未放過,她把對李顯照顧有加的董玄質調離,以崔敬嗣接替其職,並責令嚴加看管。
李唐舊勢力遭到打擊,這無疑又是武家兄弟擴充實力的好機會,武攸寧、武懿宗等人趁機上書,提議追封昔日廢王立武、剷除無忌的功臣。
女皇也感念那些曾經幫過自己的人,況且這些人的子弟更有可能擁護自己,於是就同意了。
從嚴懲貪腐到史務滋的冤案,從剷除周興到屠戮李唐舊臣,這幾個月謂一波三折。党項部最終順利內附,女皇在邊庭設立了十個羈縻州,這無疑是一大功績。
然而卻因冤案一下少了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