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授,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後一樁心事了結,李武兩家的政治聯姻也完成了。至此她再沒有任何牽掛之事,所有準備都已完全,她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地張開雙臂,擁抱她夢寐以求的皇位啦!
也就在這時許多神奇的傳說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而且不脛而走,很快傳得朝廷內外、市井萬巷無人不知,內容都是關於武氏取代李氏的。
據說早在神皇三歲時,當時的著名術士袁天罡就給她看過相,說她是龍瞳鳳頸、伏羲之相,斷言她日後必定能成為天子。
這些傳說初聞之際奧妙玄奇,但是略加思忖便知自相矛盾。
這些故事究竟從何而來,恐怕武曌心裡最清楚,雖知這欺瞞不了有學問的人,但是哄弄尋常老百姓綽綽有餘。
何況還有寶圖、明堂和《大雲經》,對天命的渲染已經足夠。
這時她親自出馬,對文武百官談論了一下他們家族的源流。
武姓起源於兩支,一則出於子姓,乃商朝第二十三代君主武丁之後;另一系出於姬姓,乃周平王少子姬武之後。武曌說他們文水武氏屬於姬武這一脈的後裔,儼然與先前效仿周禮的改革無比契合。
很快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就編出他們文水武氏的家譜不僅把姬武算作他們的老祖宗,而且把反抗秦朝的趙王武臣、東漢汝南太守武宣、曹魏光祿大夫武周、西晉尚書武陔等人一系列武姓的歷史名人都寫成是他們家的祖先。究竟是不是真的,千百年來的事誰弄得清?
祖宗源流理清了,她的新王朝的國號也不言而喻。
大周!
八月初三,成都百姓九百人在侍御史傅遊藝率領下,來到皇宮則天門,請求武曌稱帝,國號為周,並上表稱:“至哉天子!恤我元元,勤勞下都,升聞上帝。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皇帝嗣武,以主匕鬯,豈不宜乎?”
武曌很謙虛地拒絕了百姓的美意,卻將領頭的傅遊藝擢升為鸞臺舍人。
侍御史從七品上,鸞臺舍人正五品上,一下子超升十階!
八月初五,第二股勸進浪潮開始,這次行動起來的是滿朝文武。他們在朝會上獻表,稱:“臣等伏唯神皇受天之符,為人聖母,皇帝仁孝,肅恭神明,可以纂武承家,以克永代。神皇崇錫類,垂憲章。不易日月,天人交際,斯亦萬代之一時。臣等固陋,不達大道,敢冒死上聞。”
對於他們武曌就不客氣了,嚴厲批判了他們的獻媚之舉,發誓身為李氏之婦,決不能有負李唐社稷。
然而沒有人吸取教訓,很快這兩支請願的隊伍匯聚到一起。
時至八月初八日,聚集皇宮門前的人已達一萬兩千多人,這次不僅有百官和百姓,還有神都耆老、李武宗親、四夷酋長、沙門道士。
許多人是揹著鋪蓋捲來的,聲稱神皇不答應當皇帝,他們就賴著不走。
面對如此宏大的勸進聲勢,武曌親自登臨則天城樓,感謝世人的厚愛,卻依舊謝絕了美意,勸大家回去。但在她轉身回宮的那一刻,終於忍不住露出笑容。
三讓而後受之,戲已經做足,九九重陽日,便是我登基的大喜之日!
九月九日,太初宮則天門。
紅日初現的那一刻,萬簇金光透過薄雲照耀著大地,而陽光所及之處早已人山人海。
她出現的那一刻,宮門前頓時沸騰,隨著一陣隆隆之聲,五萬多人陸續跪倒在地,既而響起震天動地的呼喊聲:“神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時間雄偉的則天門似乎都因這巨大的聲音而搖晃。
武曌卻沒有畏懼,反而盡情享受這一刻的榮耀,她滿懷深情舉目四顧。
武曌按捺住激動的心情,抬手示意大家收聲,放開喉嚨道:“朕多謝天下臣民厚愛,不過朕乃一介女流,如今又已是聖母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