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酒宴,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路到了荊州。
李佑休息了兩天。
這才想起自己許久沒有關注起系統了。
上次做的任務,還沒領紅包。
喚醒了系統,面無表情接受了。
“恭喜宿主,獲得《明夷待訪錄》一本。”
就這嗎?
還行吧。
打敗程知節一本書。
又有新的書看看了。
最近正好想到了黃宗羲。
之所以想到。
這是因為李佑翻了翻徐婉婷等人送來稅冊,竟然有兩百多萬貫。
這還是刨去零元購。
以及李佑免除不少人賦稅之外。
完全向百姓徵收的賦稅。
這數目是巨大的。
因為唐朝國庫一年收入也不過是三千多萬貫。
而李佑的地盤,現在連一個省都沒有,卻能收到唐朝中央政府的百分之七左右。
原本這些留守官員給李佑這些稅額,只不過為了討李佑的歡心。
不想李佑一得知就知道壞了。
給自己二百萬,還不知道這各級官員手裡過的“損耗”還有多少?
這是個潛規則。
雖然沒有明清時代的“冰敬”“碳敬”“火耗”這種。
但是卻有一個喪良心的做法——“踢鬥。”
所謂踢鬥,就是農民在交糧的時候,需要裝在一個容器裡面,收糧的官員就會在容器上踢一腳,這樣容器裡冒尖的糧食就會撒出來,還不允許農民掃回去,容器裡剩下的糧食就上稱稱重,撒出來的糧食就被官員分了。
李佑早就知道這些弊端,所以模仿一條鞭法,制定了計劃,讓農民換成錢去交稅。
又合併了人頭稅,正稅。雜稅。
農民只交一種稅,按土地大小分配。
原以為能有二三十萬貫就頂天了。
誰知道竟然有這麼多。
李佑並不是很高興。
果然調查後發現,這些官員加稅了,很簡單,藉口襄州戰事緊急加派了每畝八十文。
雜七雜八起來,又創造了五六種不同的稅種。
雖然和唐朝中央政府收的差不多。
但在李佑眼裡。
已經是屬於橫徵暴斂。
也沒心情繼續合併稅種。
只要有這些地方官員來執行。
結果一定是加重。
歷代稅賦改革,每改革一次,稅就加重一次。
農民種糧食卻要等生產的產品賣了之後用貨幣交稅,中間受商人的層層剝削。
不管土地好壞都統一徵稅。
然而商稅卻少的可憐,一百抽一。
李佑讓黃風調查了一番。
結果讓李佑無奈。
荊復兩地官員基本腐敗。
這真的很讓李佑奇怪。
他是一個新生政權。
怎麼就一下子變成了人人都在貪汙的王國?
搞的自己像是崇禎帝。
手下人人可殺。
這不科學!
李佑想了三天,他說他想通了。
主要是在於敢跟著李佑造混的官員那基本都沒啥好人。
從根子上就壞透了。
這點首先是識字率。
雖然李佑的基本盤人數眾多,但是確實烏合之眾。
絕大多數沒有文化。
其次是沒有形成制度。
自從起兵後,就一直在戰鬥中度過。
還沒有好好制定官制。
僅僅是讓徐婉婷等人自行決定。
這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