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堪比隆中對
落寞的花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 堪比隆中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落寞的花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災民問題。”朱元璋道,“朝廷的賑災舉措實施的到位,讓災民們都能吃飽飯。可吃飽飯了的災民,他們有力氣卻沒事幹,經常在接納他們的州縣滋生事端。”
“居然還有讓災民吃飽飯的賑災官員?”秦宇臉上露出了驚訝,“那麼那個賑災官員,也算是個能臣了。歷朝歷代的賑災欽差,哪有讓災民吃飽的?他們一般都是每天只給災民吃一頓飯,餓不死就行了,這樣耗費少當官的還可以從中貪點又方便管理。”
“因此我猜測,在這次賑災的官員當中,必定有一個能臣,和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而且嫉惡如仇。官場老手,哪幹得出這種事情?”
“的確有一個能臣和一個新手。”朱元璋道。心中震驚,他居然全都猜出來了!胡惟庸就是那個能臣,而曾懷就是那個初出茅廬的新手。
曾懷剛剛踏足官場,還保持著讀書人的氣節,胸中有一股為國為民,為朝廷辦好差事的熱血。所以他才看不慣世間的不平事,再經過胡惟庸的指點,於是給了當地災民每天三頓飯。
剛剛走上崗位,誰還不是個熱血青年?
不過相信用不了多久,他的稜角就會被磨平。
“還是那句話,不能給人只打上一個標籤。不要因為他們是災民,就覺得他們只有可憐的一面。”秦宇道,“他們吃飽飯之後也會惹是生非。連家都沒有了,自然想報復社會。而且災民人數眾多,惹事後官府也不容易抓到他們。從而表現出惡的一面來,這是必然現象。”
“至於如何處理,方法也不難。”
“其一就是以工代賑。朝廷停止發放賑災糧,想吃飯的都給我修堤壩去。古時候的天災大多數都是洪災,一條黃河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再常見不過了。”
“其二是移民就食,把百姓遷徙到西南去。西南不是正需要人口嗎?”
“好主意!”馬皇后忍不住脫口而出。
“這算什麼好主意?以前范仲淹就幹過。”秦宇道,“然而歷史上把賑災做的好的,就只有范仲淹一個。其他的賑災官都很少有做得好的,為何呢?”
“對啊,這是為什麼?”朱元璋問道。
“你不是喜歡研究歷史嗎,這個問題留給你自己去思考。”秦宇道,“如果什麼都給你說明白了,那麼研究歷史還有什麼趣味?”
“如果都給你說明白了,你還會以為其中的門道僅此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記住,看到了答案再去想原因,那是上帝視角。自己把答案研究出來,才算真本事。我不告訴你答案讓你自己去思考去研究,也是在鍛鍊你。”
“你在鍛鍊我?”朱元璋鬱悶。聽起來好像他是自己的老師一樣,不過這也很正常,他本來就是個老師,留下一道題目測試別人,也是他的本行。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小學畢業都想的出來。如果你能自己解答,水平會提高不少。”秦宇道。
“有道理!”朱元璋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下去之後自己想。”
“秦先生無論說什麼都有道理。”馬皇后道。
秦宇感覺有些乏了,轉頭看了看窗外。
“行了,時候也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去了。”朱元璋見狀站起身來,“今天聽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不對,不是勝讀十年書。”
“讀十年書,哪裡研究得出這麼好的兩條治國策略?”
“應該是勝過讀幾百年,幾千年……因為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兩條,解決了歷代王朝,幾千年都沒有解決的難題。”
“行了,你們二位就別再吹捧了。一杯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秦宇道。
夫妻二人聞言,這才深深向秦宇行了一禮,轉身告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