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收復大理,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糧儲商社的糧食儲備的。”趙鼎繼續說道,“王太尉不是在推動各地建立糧儲商社嗎,等海外糧食增加,地方對糧價的調控手段可以更靈活,對於茶農新政也是百利無害。”
王宗濋這才嘆了口氣,說道:“但願占城和交趾的麻煩事早日解決,也好給我這裡減一些壓力,對茶葉的種植也更有了底氣。”
“那就給福建路和兩浙路定種茶的任務吧。”趙官家說道,“朕倒是覺得,其他人的政績考核也該如此,朝廷給目標,但目標要設立多個,不能起了茶葉,落了稻田,更不能開了鐵礦,荒了水渠。”
趙鼎說道:“臣也是這個意思,而且新政中的布政使官職在地方上卻有用處,臣以為,是時候對轉運使做全面改制了,以後轉運使衙門就監管各地漕運、水渠開鑿、道路修建這些,民政和糧食生產,可全部移交布政使。”
“準,就按照趙相公說得辦。”趙桓說道。
王宗濋說道:“那大理國一事?”
趙桓問道:“你先前說朝廷一些官員反對你的提議是指?”
“就是收復大理。”
趙鼎說道:“大理與我朝關係一直很好,貿然用兵,實在找不到理由,別說讓四方屬國信服,我們自己的人也無法信服,自己的人無法信服,如何能辦成功一件事。”
趙桓點了點頭。
他知道治國不是點一下滑鼠,不是他趙官家一句話,大家都會任勞任怨去執行的。
如果治國如此簡單,豈不是誰都可以來治理國家了?
要辦一件大事,就必須先要有一個大多數人都真正從心裡信服的理由。
也就是要出師有名,不然怎麼動員大眾?
趙桓說道:“召回張邦昌,先從他那裡瞭解大理國現在的內政,不急,現在占城國和交趾的戰爭結果還沒有送來。”
王宗濋倒也沒有多說什麼,既然趙官家要召回張邦昌,那說明心裡是有動大理的念頭的。
大理那個地方,太適合種茶了!
王宗濋離開後,感慨道:“錢喻清,你可一定要把占城國拿下來!”
回政事堂後,趙鼎便開始給兩浙路和福建路下任務。
其實朝廷治理地方並不難,制定總目標,給地方分發目標,授權的同時,把任務的責任也樹立起來,懲罰和獎勵說清楚,將各個紅線也說明白,例如擴充茶園不得私自改田。
想要下面的人完成任務,就必須嚴格執行賞罰。
對於茶葉擴產一事,趙桓還是有信心的。
大宋朝是陝川茶葉最多,但其實時代推移到後來,兩浙、福建和大理那片區域產茶才是最多的。
也就是說,茶葉總產量確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只要政策執行得好,是可以很快漲起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