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茶葉的買賣,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天,錢喻清坐在軍營裡,正在算賬。
“少卿,從大軍登陸,截止到現在,我們在已經買到10萬石糧食。”李堃顯得頗有些興奮,“這占城的稻米可真是便宜,我記得杭州城的糧價在六錢(600文)一石,這裡居然一錢就能買一石。”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西北派和東南派的做事風格頗有區別。
這也談不上誰好誰壞,交趾那種又頑固又狡詐的地方,還真就必須吳璘這種西北鐵血派來對付。
錢喻清說道:“運回去,每石至少賺四錢,10萬石,4萬貫,這才一個月的時間,並且僅僅是在王都附近收糧,其他商品算下來,能否賺到10萬貫?”
“算上象牙、薰香、蘇木、寶器等等商品,賺10萬貫綽綽有餘。”
錢喻清笑道:“好,我這就給陛下寫信,我們第一階段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
“那占城王都怎麼辦?”李堃問道,“還要不要再攻?”
“攻?”錢喻清搖了搖頭,“我攻它作甚,圍起來,既然占城百姓願意跟我們做買賣,那便趕緊把買賣做起來。”
李堃思忖道:“為何占城王都被我們圍起來,占人卻還願意跟我們做買賣?”
“因為占城國無君無父,沒有忠君愛國之說。”錢喻清說道,“他們信奉的是天竺的那一套,與我們華夏是全然不同的。”
就在大宋兵鋒基本摧毀南海以西兩國的武裝反抗的同時,遠在北線的宋金榷場也宣佈全面建設起來。
宋金榷場的地點在太原府北部、真定府欒城、中山府定縣、河間府樂壽縣,以及遼東復州。
這五個地方,東西橫向近千里,覆蓋數十上百縣城。
無數商人聞風而動,車馬從河北、河東之地北上者,絡繹不絕,甚至京畿路、京東路、淮西商旅也開始行動。
大量的商品開始往北邊集結。
而四月中旬,東京城的羊肉價格從過往的九錢(900文)一斤,直接降價到了五錢一斤,據說價格還在繼續降。
四月十五日一大早,趙桓見了趙鼎,他給趙鼎看了虞允文的奏札。
趙桓說道:“目前在榷場,絲綢、絹、茶葉、紙都急缺,金國的需求量非常大。”
趙鼎說道:“絲綢布匹商品臣到並不擔心,齊魯之地產量頗豐,倒是茶葉,是從土裡種植出來的,不是說有就有。”
“朕也想跟你談論討論這個問題,茶葉問題牽涉到國朝禁榷和商貿體制問題,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趙桓說道。
這時,王懷吉說道:“官家,王太尉在外面求見。”
“讓他進來。”
王宗濋走進來。
“參見陛下,見過趙相公。”
趙桓說道:“你來得正好,我們在商議茶葉和商貿體制的問題,再以目前的茶葉經營方式來看,我們是無法滿足四方供貨需求了。”
“臣倒是也提過這件事,不過朝中有不少人反對。”王宗濋說道。
“哦,說說你的想法,你是如何看待茶葉一事的?”
王宗濋說道:“以這些年太府寺對各地茶葉貿易的考察來看,茶葉目前是不能全面對金國放開的。”
“這是為何?”
“因為數量不夠。”
“不夠?”趙桓疑惑道。
“沒錯,數量不夠。”
“朕記得,國朝每年產茶總數高達5000萬斤以上,怎麼數量就不夠了?”
“自朝廷施行榷茶法以來,民間茶葉買賣更甚。且邊境之地對茶葉的需求又極大,西北這幾年消耗更甚。”王宗濋說道,“僅僅的隴右都護府,去年就提出了300萬斤的茶葉需求。”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