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閣樓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呼吸,META量子紀元,少年聽雨閣樓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南門並未想到,衝壓式聚變引擎1真能在二十年內開發出來,那段攜手衝擊最前沿科技的歲月裡,二人的通力合作還歷歷在目。

然而如今斯人已逝。

吳越並沒能看到世界上第一座通用式聚變核電站的建立,更不可能參加今天這場盛會,只在席位上留下一份黑白色的全息投影,他在2081年突發腦溢血病逝,享年75歲。

短短一年後,世界第一座聚變發電站坐落於他的故鄉成都,而在五年後的2086,四臺‘稜鏡’聚變引擎也正式下線列裝,兩兩一組安裝在張南門設計的盤古級星艦上。另外還有兩臺縮小版本的聚變引擎名為‘折鏡’,用做克羅諾斯號大型探測器的主引擎。

時隔二十年,焰火計劃早已家喻戶曉,而今天的盛會則是為這兩艘星艦揭幕,發射日期定在三天後的傍晚。

但張南門的鬱結少有人知,兩艘星艦並未按照第一計劃所想的方案來設計。用龐泰的話來說,老爺子心心念唸的星際飛船本來是奔赴太陽系之外,實際上卻只是造了兩艘採礦船。

不過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張南門已經無比滿足,因為他知道人類已經敲開了星艦航行的第一道門,現在只是稍微走點彎路而已。

而且他心裡再清楚不過,若不是因為這背後的巨大利益,可能這個專案到現在都未起步。

在冗長的開場旁邊結束之後,人們對這兩艘星艦的期待感已經到達巔峰,雖然早就在網路上一睹真面目,但今天的儀式感完全無法替代。

投影聚焦到張南門身上,老人一襲白色禮服,目光如炬,站起身來向觀看直播的十多億觀眾問好。

“盤古星艦揭幕前,容我在這裡向先輩們致敬。”

投影慢慢虛化,一支上個世紀的舊火箭出現在眾人視野之中,旁邊是一張黑白人像照片。火箭名為‘東方號’,是由一枚p-7洲際導彈改造而成,上面搭載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人像自然是科羅廖夫。

“人類從直立行走、使用木棍一直到如今足足花了300萬年,但這300萬年仰望星空所得的技術成就,也只是給了我們探索宇宙真理的第一根木棍。”張南門帶領大家對投影鞠躬:“致敬斯普特尼克1號。”

隨後,火箭由p-7變成p-9,著名的太空狗萊卡2,以及宇航員加加林的照片出現在投影之中。張南門對先輩們逐一致敬,接下來鏡頭一轉,對準了那個空缺的席位。

儘管張南門沒有再說什麼,但全體觀眾都忍不住起立,人潮中飄起無數彈幕和白色鮮花。

‘人類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吳教授給我們留了下永遠的人造太陽…’、‘吳越教授,您的貢獻會永載史冊…’、‘淚目,多希望他只是粗心遲到了…’

短暫緬懷之後,兩個蓋著幕布的龐然大物出現在投影中間。隨著幕布緩緩揭開,今天的主角登場了。

如果讓幾十年前的人來看,這東西根本與火箭二字掛不上鉤,更不像是什麼飛船。

它就只是兩頭平整的白色橢圓形球體,像個被刀切掉兩頭的芒果。

而這兩個重達五百多噸的巨型芒果,除了承載著航天人星辰大海的終極夢想之外,還飽含人們在這個特殊時代的另一種渴望。

早在二十年前,張南門就見識到資本的可怖力量。

儘管那個時候,焰火計劃還僅僅是一堆廢紙,但經過那天晚上的評估會議之後,國際貴金屬價格立即發生大地震。

隨著焰火計劃開始實施運轉,作為腦機介面的必要原材料,金屬銥的價格在這二十年裡甚至縮水了十倍不止,畢竟這種元素也是從塑晶合成之後被炒了十多倍。

加上工藝的革新,以及多年來無數次腦機介面平價運動,在去除通脹因素情況下,弗萊公司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META量子紀元

少年聽雨閣樓上

妖魔滲透武俠,只有我擁有系統

混亂的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