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閣樓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焰火計劃(追憶之一),META量子紀元,少年聽雨閣樓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秋裡久違的晴朗黃昏,紫金山天文臺頗有涼意,講座已經被打斷半個多小時,張南門仍在會場與不願離開的學生們交談。

近地光學觀測站舊址已經被欄杆圍住,這臺上世紀的古董早已被南京博物館納入保護名錄,而不遠處則是龐大的射電望遠鏡列陣,一排排巨型天線寂靜地對準天穹。

講座關於火星基地二期建設,以及大規模殖民可能性。主辦方本想趁著大好天氣,佈置一個露天會場,但一場突如其來的酸雨則讓計劃泡湯。三百多人只能擠在報告廳裡,侷促的室內空間反而讓講座氛圍格外熱烈。

打斷這次講座的是一通長途電話,張南門作為主講嘉賓,卻不得不臨時參加另一個緊急研討會。好在這是個線上會議,而且天文臺配置有聯網vr裝置,並不需要立即抽身離開。

緊急會議內容是:重新評估‘焰火計劃’的可行性極其應用價值。

這一天張南門已經等了至少三年,他的團隊甚至跑去各大科技公司作報告、拉贊助,但這個專案終究只屬於理想主義者,沒有人會投資一個幾乎看不到回報的航天科研專案。

但驚喜還是來了,柯伊伯帶的一個全新發現,終於能讓人看到一種遙遠的利益。

雨停不久,西邊出現漫天的火燒雲,會場裡大部分年輕學者都忍不住從透過窗戶偷看。

張南門又點燃一支菸,忽然舉起水杯:“敬大自然。”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經常能看見這種景觀,當然,除了那種級別的大煙囪。”

這話引起會場裡一陣笑聲,順著張南門的手指,數十個將近四五百米的煙囪在天際線顯得格外突兀。它們如此宏偉高大,以至於足以支撐這個瘋狂的超載時代。

2067,超荷工程實施的第三年,這種大煙囪已經遍地都是。

儘管技術已經進行無數次革新,但人們還是在沿用幾十萬年前獲取能源的方式,這些巨型火電廠就像在嘲笑人們無知,它們不分晝夜向天空噴吐煙霧,回饋以超乎想象的環境變化。

值得欣慰的是,人們至少心懷期望,在未來的二十年內,這一切都將永遠成為歷史。

本世紀初,人們對氣候變化雖然已經產生足夠警覺,但總體還算樂觀。直到無人機時代的高速發展,讓人們對能源的索取達到全新高度。於是碳中和概念早早覆滅,五十年代發生了那場持續四年的全球極端旱澇交錯災期,這似乎是一次最後警鐘。

張南門還記得,三年前在倫敦峰會各國簽署同意超荷工程時,那種全人類準備背水一戰的輿論態勢,似乎這並非一場賭博,而是勝利在望的比賽,與氣候的比賽。

人們傾其所有,把賭注押在一個物理學家身上,那個被稱為‘21世紀的奧本海默’、‘聚變時代敲門人’的天才工程師;吳越。

其提出的‘吳氏約束定理’經過一系列理論演算和實驗證明,適用於當前最理想的可控核聚變模型。當時人們一度認為,聚變發電的時代已經到來。

但它的缺陷也正如其先進性,這種技術太過於超前,以至於當下的工業水準不可能讓這種科技達到大規模應用。

在超荷工程的計劃之中,從2064往後二十年,我們所使用的化石能源將會超過前一百年之總和,只為打下通向未來的工業基礎,將最頂尖的理論技術通用化,而這些努力則會帶來理想中的終極能源。

可想而知,這對於本就岌岌可危環境的破壞無異於一記重拳。但這也是一種先破後立的覺悟,後世永遠使用環保能源的代價,則是化石能源的最後一段瘋狂。那一個個巨大煙囪,終將被一種全新的東西代替。

報告廳始終寂靜著,學生們似乎被遠天的火燒雲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張南門也靜靜地離場,找工作人員取了一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META量子紀元

少年聽雨閣樓上

妖魔滲透武俠,只有我擁有系統

混亂的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