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楚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雍州下轄縣城,僅有五百步縱深,環城牆一週僅兩千餘步而已;遠不能跟城牆長逾二十多里的雍州城相提並論。

這麼點大的城池,平時城裡也僅有六七百戶民戶居住。

這時候王元逵、王茂卻將連兵卒及王氏親族、將吏家小近六萬人以及三四萬匹大型牲口都裝了進去,擁擠程度可想而知。

醴泉城太小,城中即便可以宰殺戰馬及其他大型牲口充飢,但沒有什麼防禦戰械。

而在將四城門堵死之後,圍城的兵馬直接將旋風炮等重型戰械推到城前二百步處,甚至可以無死角的轟擊到城中任何一個角落。

這時候不可能再給王元逵、王茂父子什麼厚待。

除了營指揮以下的中低階武官及普通將卒投降可以得到豁免外,荊振親筆所擬的敦降書,將成德軍一干高階將領、吏臣及王元逵、王茂父子都列入必擒或必殺的戰犯名單。

荊振甚至還給王元逵、王茂父子的頭顱開出千金賞格。

在上百架旋風炮、攻城弩持續進攻下,守軍每時每刻都要承受傷亡,士氣很快就徹底崩潰,陸續有守軍兵卒吊著繩索出城投降。

到第四天醴泉西城門守軍副將奢融聯合將卒擒住主將王烈,開啟西城門迎接圍城兵馬入城,沿路守軍皆望風而降。

即便被列入戰犯的守將也都紛紛放棄抵抗。

不過王元逵、王茂父子二人,最終也是沒有將自己的頭顱便宜別人。

他們將府裡數十女眷都趕到縣衙後院用箭射殺,然後堆積薪柴,澆上火油點燃,他們父子二人最終投入火海自刎身亡。

荊振、孔熙榮、李知誥、馮宣、朱貞進城後,趕到熄滅的火場,輜工營輔兵僅僅從殘院裡清出一堆燒得面目全非的殘屍。

“將王元逵身邊的將臣、侍衛分開來審訊,確認王元逵、王茂父子殺死妻妾之後走進火海自刎身亡……”負責戰後整肅狼藉的將吏,走過來跟諸人稟報道。

荊振、朱貞對王元逵、王茂父子是有大仇,對王元逵、王茂父子的死沒有半點惋惜之意。

李知誥、孔熙榮、馮宣只是搓手而嘆。

王元逵、王茂父子要是最後投降被俘,至少還不用死,但對他們來說,淪階下囚,比死好不了多少。

而他們曾經有過選擇,是他們的貪婪與不甘,葬送最後的選擇,他們大概也不想活下來被人嘲笑餘生吧?

當然,王元逵、王茂父子臨死前射殺府中女眷殉葬,也鑿實殘暴可恨。

“如此殘暴之人,當將他父子二人的屍首拉到城頭,曝屍三日再棄之荒野,醴泉城裡也要找來石匠刻碑書其殘暴之事,以警示後人;其他屍體另挖墳安葬了。”荊振、李知誥都不便直接對王元逵、王茂父子的屍體處置說什麼話,孔熙榮直接說道。

荊振揮揮手,示意此間負責的武將遵照孔熙榮的話去做。

除了派人即刻動身趕往洛陽報捷,荊振又與李知誥、孔熙榮商議著,隨後將成德軍中高階俘將二百一十六人以及王氏親族一百五十六人,押往洛陽獻俘。

至於其他的俘兵要如何處置,以及後續的戰事安排、關中諸州的防務、府縣官員的任命等等,則要等韓謙從洛陽傳詔。

當然,對在年中之前收復關中,洛陽早就有預測,而後續對關中治理、防務安排,韓謙也早就傳詔徵詢荊振、孔熙榮、李知誥、馮宣以及柴建、朱貞等人的意見。

即便沒有公開宣揚,但這時候大梁重臣宿將心裡都已經非常清楚,韓謙心裡已經將天下重歸一統視為己任。

隨著大梁疆域的不斷擴張,後續如何治理地方也已經成為朝野將臣議論與關注的重心。

前朝初期仿照西漢時的刺史制度,將天下按照山川形勢、交通便利,分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理性情愫

折林十七

我在年代養崽崽

叔喬

我的檢察官先生

江小綠

給男主當師尊的日子裡

金鶴

福滿農門

米飯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