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三章 決堤,楚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惡劣以及更混亂外,淮西也將不避免的會受到直接的深遠影響。
這主要也是受潁河口位於壽春以西的地理位置所決定。
壽春北部的硤石口都不到七十丈寬,這種極特殊的地形,在夏秋雨季時已嚴重影響到淮河上游來水的傾洩,十年裡卻有七八年會在硤石口以西的淮河兩岸形成大片的滯洪區。
過去十多年間,徐明珍任壽州節度使時,在八公里及壽春城以西的淮河南岸組織軍民修造大堤,差不多將滯洪區都限制在北岸的潁州境內。
倘若禹河奪賈魯河、沙潁河改道在夏季之前成為事實,這意味著硤石口上游,在容納禹河來水後,水勢規模將擴大三到五倍。
這已經不是北岸滯洪區會擴大多少的問題,同時還直接涉及到南岸的大堤能不能承受住這麼大水勢的衝擊。
一旦南岸大堤沒能撐住,這意味著壽州境內在這個夏季也會變成一片汪洋。
有提前防備,人馬的損失會極有限,但壽州境內的安置計劃、五六十萬畝耕地被淹沒,年後就計劃要在龍池山著手實施的堰湖工程、北淝水河疏浚工事以及後續將壽春打造為淮西北部重鎮的一系列事宜都會隨之被耽誤下來,錢糧上的損失將極其的慘重,都有可能打斷棠邑現有的建設及發展節奏。
也許淮西的損失還是有限的,禹河改道對河淮梁軍目前的控制區域影響更為嚴重、慘烈,從而牽涉到河淮局勢往更復雜、更混亂的方向轉變,甚至梁帝朱裕沒能在許汝等地撐住,至使蒙兀騎兵飲馬淮河北岸,對淮西及中原戰局的負面影響,則更將令人害怕。
溫博集結一部分侍衛武官從歷陽騎馬出發,年初七午前趕到壽春城。
沙潁河目前乃是河淮梁軍的生命線,棠邑增援河淮梁軍的物資以及旱情嚴重的許汝潁陳等州,主要糧田都分佈於沙潁河兩岸,梁國工部侍郎周道元年底就到潁州視察潁水河務,在接到郭端鐸從壽春送出的訊息時,周道元他還沒有離開潁州。
接到訊息後,周道元一邊派人快馬馳往新鄭稟報梁帝朱裕,他本人則直接趕到壽春,來與韓謙見面。
梁帝朱裕極重視禹河水道的治理,登基之後,便專門在工部設立河務司,也很巧,河朔驚變之前,梁國工部剛剛組織人手,對禹河中上游的河道水文情況進行勘測,因而有韓謙所急需的最新資料。
滎陽河段,由於地勢特殊,水情極為複雜,河道積淤情況有輕有重,周道元作為梁帝最為器重的工部大臣,他都不需要從汴京調資料,就對各種資料也都了熟於心。
在棠邑傳來訊息之前,梁帝朱裕也剛好派人過來,要召他趕回新鄭,便是要他評估滎陽掘堤可能會產生的影響。
叛軍選擇的掘堤口,確實是積淤最嚴重的河段,河床即便沒有懸出地面,也差不了幾許。
而倘若如韓謙所料,這一切是梁師雄與蒙兀人精密計算的謀略,只需要徵用三四萬軍民,在稍下游位置相對容易的築一道攔水土堰,就極可能成功迫使禹河之水從賈魯河、沙潁河南下奪淮入海……
確認這一資訊後,韓謙便下令將第二鎮軍主要兵馬往壽春集結,下令右神武軍歸家省新的兵卒,都到壽春集結編訓,同時還對濠巢壽霍四州頒佈軍令各徵募青壯民夫一萬人集結壽春。
數日後,梁帝朱裕從新鄭傳來訊息,確認蒙兀人在魏州叛軍掘堤處下游的趙塘堤南北兩岸各增設一座大營。
武陟縣境內的趙塘堤,位於賈魯河接禹河大閘的西側,河床積淤更為嚴重,也是在決堤口下游修築攔河大壩的絕佳地點。
目前禹河還冰封著,差不多還有一個半月左右的冰封期,冰層之下的流水也是極淺,雖然暫時看不到魏州叛軍與蒙兀人有什麼進一步的舉動,但整個計劃既然確定是魏州叛軍與蒙兀人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