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355 章 雙重君臣相得,[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位開國之君唐高祖的陵墓,基本沒有給後人留下什麼可借鑑處。

聖神皇帝從前做皇后時,自然也是去祭拜過高祖的獻陵。此時就略蹙眉,把高祖李淵的皇陵一一數來——

“雖是開國之君,然獻陵的陵園最小,只有太宗昭陵的六分之一。”

當然,高祖李淵臨去前,是留下過遺詔‘為他修帝陵,務得節儉節約’,但,這必然是一句客氣話。

畢竟但凡稍微要一點點臉面的皇帝,也不可能在遺詔中說:給我大修陵墓,給我修的比歷代皇帝都要豪華!

每個皇帝臨走前,幾乎都會留下‘薄葬’的客氣話。

而之後,自家的陵墓到底如何收尾,就看他人心如何了。

高祖李淵,顯然人心不如何。

他的陵園修的窄小也就罷了,畢竟當時沒有昭陵做對比,沒有對比就顯不出小來。

問題是,他的陵墓邊上還有鄰居。不是聖神皇帝這樣選擇的鄰居,而是旁人為他選定的鄰居——就在他皇陵東邊的十來裡處,就有一座漢太上皇陵。

多麼合適的鄰居,大家的身份都一樣呢!

這還不算完。

需知以山為陵,是從太宗皇帝起的。也就是說,高祖李淵的陵墓,依舊是在平原上堆土起冢。

既然是堆土,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土堆多高呢?

當時太宗皇帝令朝臣們商議此事。

房玄齡房相站出來擺事實講道理:以漢代堆土為陵為先例,陵墓最高為九丈(大約30米),而其中最低的最低三丈(約10米)。

那麼,高祖李淵該在一個什麼高度呢?

房相‘先禮後兵’,先排除三丈,說這個不太適合,有點太卑微了。

其實按理,開國皇帝沒什麼可議論的,陵墓九丈就是了:畢竟,在漢代是有舊例的,漢代長陵(劉邦的陵墓)就是高九丈。

然而房相表示:高祖李淵的陵墓不合適九丈,太崇了。

而且房玄齡多會做人,他才不說是自己覺得高祖李淵不配九丈,他只是拿出高祖的遺詔,表示高祖生前可是反覆叮囑‘要節儉啊’,所以,就取個六丈吧!

六丈,對標的可是光

武帝劉秀。

可不是開國皇帝的待遇!

也可見當時太宗的心腹臣子們,心裡到底是怎麼想高祖李淵的。在他們眼裡,開國居功至偉者,可不是高祖。

姜握頭一回聽說這件事,就搖頭感嘆:看看,什麼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年高祖李淵是怎麼打壓太宗,也曾猜忌罷黜房玄齡的。這不,以後修陵墓的事兒,還得落在人家手裡。

想到這件事,姜握不免在心裡修正了一下自己方才的觀點:誰說高祖李淵沒有借鑑意義呢。

他的意義不就是提醒後世皇帝,好好做人別作妖,否則身後事要倒黴嗎?

多好的反面教材啊。

既前朝的開國皇帝不可借鑑,聖神皇帝提過幾句就罷了。

她也不是非要借鑑前人——

若要依照從前帝王舊例,她也做不成皇帝了!

聖神皇帝武曌,本就是個擅於創制革新,並對此事樂在其中的皇帝。

她決定親手為自己設計皇陵的規制,依舊是那句:自她作古!

而離開前,聖神皇帝再次站在高宗的神位前。

右側有原本為她的神位留出的位置。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而祀戎皆是向來以左為尊,便如成語虛左以待,便如祭祀左昭右穆,在禮制中便是‘先世為昭,後世為穆;長為昭,幼為穆;嫡為昭,庶為穆’。

聖神皇帝忽然轉頭問姜握:“朕記得,你之前說過,有句話別說在神都高宗太廟,就算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進化,我覺醒了一座世界

聽雲山行

洪荒:幹掉穿越者,我黃龍穩了

0禿頭小寶貝0

四爺又被福晉套路了

冰嬸

鴻蒙古尊

滄瀾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