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攬英才 姜沃:看,我最後才卷你。(……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權攬英才 姜沃:看,我最後才卷你。(……,[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非要舉薦了。
姜沃作為袁天罡的弟子,觀人自要觀面相。
只見眼前青年人生的眉目英挺,軒昂正氣。
雖還年輕,但姜沃卻看出了幾分神似李勣大將軍青松一般的堅剛。
並非只有文氣——
大唐的官員,文武並不涇渭分明,比如被貶至燕然都護府的前宰相來濟,就是文武雙全之人,李勣大將軍都覺得他能去守邊疆。
姜沃記得,史書之上,狄仁傑六七十還做大元帥打過突厥。
三人分賓主入座。
姜沃也是做過長輩,也問過別人家的孩子‘你考試成績怎麼樣啊’這樣的話。
但此時詢問的物件是狄仁傑,還是覺得頗有趣。
她和聲道:“只聽閻尚書舉薦,倒還不知,懷英想考哪一科?習的如何了?”
事關前程,狄仁傑在來此前也有不免有些緊張之意。
尤其是閻師將他舉薦給的,是在今歲學子中名聲如雷貫耳的‘天子心腹近臣’。
姜沃的為官履歷,已經被今歲的學子們打聽的清楚,也流傳甚廣。
狄仁傑當然也聽說過——
而立之年的吏部侍郎,副知貢舉,銀青光祿大夫,冊後副使。
更有人扒出了她的師承與過往:師從袁李兩位仙師,由太史局入仕,數年前就是先帝親封的太史令。
這一個個名頭,已經蓋過了她是位女侍郎這件事。
在姜侍郎堪稱‘平步青雲’的履歷中,最為學子們注意的,其實是當年她成名之事——於先帝舉行的詩會上,只見了諸學子一面,且未知姓名出身的情形下,便精準選中了魁首盧照鄰。
可見師從袁仙師,當真有相人之術。
這般多傳說,真假難測,勾勒出一個過於模糊的虛影。
而此番初見,所有沸沸揚揚傳言與虛影,終於化作了一個人。
狄仁傑抬頭看清人的瞬間,忽然想起了王戎那一句‘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1]
直到姜侍郎開始問話,狄仁傑才正神,開始向考官作答。
且說,今歲貢舉開考的共有四科。
進士科、明經科、明法科、明算科。
後兩科都屬於制科,並非每年都考,因朝廷近來需要更多‘法學人才’和‘算學人才’,今歲才特意開了這兩科。
當然,許多自詡正經士子的人,都看不上制科。
皆是奔著進士科和明經科來的。
而這兩科考試的範圍和題卷又有所不同。
明經科主考儒學經典。
狄仁傑原想考明經科的——一來,明經科錄人最多,每次會錄百餘人;二來,明經科較之進士科,更客觀些。
用姜沃的話來說,明經科起碼是有客觀填空題的。
既然是考儒學經典,其中就有些默寫題,將經史子集裡的欄位節選出來,讓人填空默寫。
這樣,學子的成績,起碼有一部分是可以靠自己的博學廣記,而不是隻看考官的心情。
相比之下,進士科只考五道‘時務策’,全都是論述題,士子答卷的優劣就全取決於與當年考官心思。
且進士科錄人極少,往年最多也只錄二十餘人。
狄仁傑雖也是官宦子弟,但比起京中世家名門出身計程車子,就遠不如了。
且他年紀又這般輕,進士科於他而言,希望只怕十分渺茫。
聽說狄仁傑要考明經科,姜沃還未說話,原本在喝茶的閻立本,已經先道:“這怎麼成?若你只考明經科,我還帶你來見姜侍郎做甚?你自己回去考就是了。”
狄仁傑:……
“閻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