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雪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63,貴妃娘娘千秋,年年雪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候被她扯下,自始至終就在她手中。
若真的將玉佩丟下,湖水不知深淺,她沒把握能將它尋回,亦不會做以身涉險之事。
他猜到了,還讓人去撈了……?
孟緒穩住心氣,在略有加急的心跳聲中鎮定下來,開啟盒子——
只見盒中膩玉生光,並非是那隻搭配翟衣的璀璨花釵。
卻原是,她第一回 入太極殿來侍寢時,用來挽發的玉簪。
她曾將它遺在了太極殿,不曾帶回。
有人卻將它保管的很好。
而今,它就這般躺在紋理細膩的烏木匣櫝中,溫潤晶瑩,完好無損。
一如初見時。
護短
沈家這位大儒病重的訊息沒在宮中砸起多少水花,可在江都城中,卻是實實在在掀起了軒然大波。
甚至還有天南海北的文人士子趕來江都,生怕錯過沈老爺子最後一面的。
沈老爺子一生藏書盛多,且那些文籍他素來不喜奴僕過手,聽說某日搬了把梯子親自去取架子高層上的書,結果不慎摔了下來,自那以後,身骨就大不如前。
加上孫女近來又出了事……內煎外熬、老病相兼之下,近日已病得下不了榻了。
雄闊的玉殿中央,他唯一的兒子沈欽對著帝王稽首拜下:“臣實在有負深恩厚望,愧見陛下。”
帝王端坐在他正方那把紫檀木雕龍紋的御椅上,沒喊起身,任他頭碰至地,始終只深沉沉看著。
唯有手上那枚玉扳指,在他眼底映出冷輝。
沈欽有些揣摩不準帝王的態度了。
他不由想起第一次面見這位君主的時候,是自己初初接受了五品散官的任命,進宮謝恩,而帝王當時雖未登基,年只十歲,卻已是大梁唯一的儲君。
他在道邊與儲君見禮,從未想過會被他親自扶起。
在那之前,翰林院的經年冷板凳已經坐涼了沈欽的心。雍朝時翰林院中多數人都沒有品秩,說是官身,實際不過天子宴會飲樂時的陪臣。幾十年苦讀,竟只配在天子游宴時吟唱助興。
所以到了新朝,一個叫不上名號的五品文散官,也是恩遇。
可這位儲君,卻在那時就喊得出他的名字。
沈欽面上不顯,內心卻直欲喜極而泣。
可,到了現在,他已是朝之重臣,建樹諸多,帝王反而又令他這般長跪著。
難道是他被自己那不中用的女兒牽累,致使陛下認定他也是心思歹毒之人,厭棄於他了?
沈欽冷汗直下,幾乎想要跪帝王。
損失一個女兒兒子都沒什麼,他不是非要求這個情。
然而問題在於,父親極為疼愛妙嫦。如果父親真有什麼不測,他也要丁憂去職,仕途就堪憂了啊!
蕭無諫聽著外頭車輦起行的聲音,看著地上匍匐的人許久,終於緩緩抿笑:“愛卿長於文教,在位不足三載,於江都增建校舍一百餘間,吸納生員千人;又面向天下寒門貧士,開拓科舉投碟自薦之制。永新二年,親赴幽州,會同幽州司馬徹查幽州科舉舞弊案,以正風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