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9章 一場足可載入史冊的偉大勝利,宦寵天下,素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比江瀲的強硬執法,宋憫則要溫和許多,他不管這些街面上的事,每日都到田間地頭去檢視墒情,和農戶們研討補種些什麼來填補這一季的饑荒。
眼下這時節再種稻子已經晚了,需要種一些成熟週期短,產量高的農作物來過渡,另外還要派經驗豐富的人去鄰省引種引苗。
除此之外,他還在考慮向朝廷提議減免賦稅的問題,減多少免多少,週期多久,都要根據實際情況考量定奪。
劉知府學著王茂才去拍宋憫的馬屁,說首輔大人憂國憂民,有大局觀。
杜若寧及時潑冷水將他澆醒:“你別光顧著拍馬屁,該你乾的事也要幹呀,朝廷的糧食一時半會兒還運不來,這麼多張嘴等著吃飯,還有先前答應的每人五兩銀子,也不能全讓人家做買賣的出血呀,你這當知府的也得想想辦法才是。”
劉知府愕然:“糧食不夠了嗎,銀子不是若寧小姐讓我不用管嗎?”
“我說不讓你管你就不管了?”杜若寧道,“穩定災情可是你的業績,將來受朝廷表彰升官發財的也是你,你就打算翹著二郎腿等著好處往你懷裡掉啊,你把兩位大人當什麼了,你的管家和賬房先生嗎?”
“……”劉知府被她一提醒,頓時驚出一腦門汗。
雖然若寧小姐話說得不客氣,但也確實如此,兩位大人忙得腳不沾地,他這個父母官卻做起了甩手掌櫃,將來別說業績,腦袋不掉就是好的。
都怪這段時間兩位大人事事考慮周全,讓他不知不覺有了依賴性,都快忘了自己是知府了。
清醒過來後,劉知府連忙應道:“若寧小姐說得對,我這就去想辦法。”
到底是知府,多年混跡官場,人脈還是有一些的,幾天後,果然憑著自己的臉面又為災民籌集了一些錢糧,多少挽回點顏面,在兩位大人面前說話都有了底氣。
杜若寧見他弄來了錢,便將他和王寶藏叫到一起算了個總賬,先給災民們每人發了二兩銀子,承諾等後續朝廷的賑災款到了,再把剩下的發給大家,畢竟數目巨大,無論官府還是富商,誰也不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都得有個喘氣的時間。
民眾們深知自己能活下來,全是若寧小姐和兩人大人的恩德,也明白眼下是最困難的當口,因此誰也不去計較,千恩萬謝地領了銀子,四處傳講若寧小姐的善心。
總之,在所有人的群策群力之下,這場大周史上最大的洪水,創造了大周史上最大的奇蹟,撤離最快,應對最早,傷亡最少,損失最小,並且在災後沒有出現糧荒,沒有哄抬物價,沒有流民作亂,最要緊的是沒有發生瘟疫。
用史官的話來說,就是一場足可載入史冊的偉大勝利。
杜若寧對此很是欣慰,一個人的時候暗中告慰明昭帝:“雖然龍椅上坐的不是父皇,但子民仍是父皇心心念唸的子民,兒臣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願父皇在天之靈能感到安慰。”
如此又過了幾日,算著時間,朝廷從安徽福建等地調的糧食應該到了。
劉知府從幾天前就開始翹首以盼,盼著這些糧食到了,能讓他大大地緩一口氣,結果眼瞅著預算的期限已過,說好的糧食卻連影子都沒有。
又耐著性子等了兩天,還是沒一點動靜,不止劉知府,大家都開始坐不住了。
“不會被劫了吧?”沈決猜測道,“福建那邊土匪多,可別出什麼岔子。”
“不能夠吧?”劉知府頓時忐忑起來,“咱們這邊鬧著饑荒都沒有出現流寇劫匪,倘若在沒遭災的地方被劫了,那才叫荒唐。”
沈決笑著指了指江瀲和宋憫:“咱們這邊沒鬧匪,是有這兩尊神在這鎮著,那邊山高皇帝遠,民風又彪悍,沒什麼不可能。”
“行了,你不要說這些不吉利的。”江瀲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