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負了誰也不能負他,宦寵天下,素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杭州水災的訊息八百里加急傳至京城,嘉和帝大為震驚,立刻召集百官到太和殿議事。
直到這時,大家才知道抱病多日的首輔大人竟不知何時悄悄南下去了杭州,至於他為什麼去杭州,皇上沒有過多的解釋,從而引發了大家各種各樣的猜測。
杭州到底怎麼了,竟讓皇上先後派出了自己的左膀和右臂,看來絕不僅僅是為了織造府和三州官員被殺案。
然而不管為了什麼,能趕上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兩位大人真是不知道燒了幾輩子的高香。
換言之,杭州知府在危難之際能得到兩位朝廷大員坐鎮指揮,創造了幾乎零傷亡的奇蹟,也同樣是不知道燒了幾輩子的高香。
杭州知府的陳情信上都說了,因著兩位大人和若寧小姐的未卜先知,運籌帷幄,以及沈指揮使的通力協助,杭州百姓才得以戰勝洪水,保全性命。
這其中,若寧小姐的功勞最大,因為她事先說服了城中以王寶藏為首的幾十位富商,以銀錢相誘,才使得百姓們在洪水來臨之前提前撤離……
哎,不對吧,這裡面怎麼還有若寧小姐的事?
信報傳遞了一圈,每個人看到若寧小姐的名字時,臉上的表情全都如出一轍。
這位小姐在京城鬧騰得還不夠,又跑到南邊翻雲覆雨去了?
聽家裡的孩子說,她好像是去了江寧舅舅家度假,怎麼又到了杭州?
莫不是去杭州和未婚夫私會,剛巧趕上了?
也有訊息靈通的,知道杜若寧一早就和江瀲在一起,甚至還知道些關於吳山挖出長寧公主像的傳聞,只是誰也沒膽子敢在朝堂上說出來。
總而言之,大家一致認為,這位小姐就是個自帶風暴體質的,走到哪裡哪裡就不安生。
自從她離開京城,京城這段時間別提有多平靜,要是有可能,真想讓她別回來了。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當然,其中肯定不包括杜關山和薛初融。
杜關山愛女心切,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想親自帶人南下去找女兒,以至於旁人在議論什麼他根本沒聽進去。
薛初融的擔憂並不比他少,焦急中還夾雜著幾許後悔。
前些天,掌印大人向皇上推薦去臨州清州揚州的官員,其中有他的名字,皇上特地讓人問過他的意見,被他以資歷尚淺回絕了。
他心裡其實是明白的,掌印大人之所以將他的名字寫在上面,多半是看的若寧小姐的面子,可他不想離開京城,他只想待在離若寧小姐更近一點的地方。
他不知道若寧小姐要做什麼,卻能隱約感覺到她在籌劃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所以,他想留在京城給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可是,如果早知道若寧小姐會在杭州遭遇水災,他肯定不會拒絕,因為這樣的話他就可以離她那裡更近一些,也可以更快趕到她身邊,儘管她可能並不需要,儘管信報上並不曾說她遇到危險。
眾人各懷心思,嘉和旁卻無心考慮其他,當務之急便是命令戶部尚書抓緊時間撥款調糧送往杭州。
撥款要從國庫撥,糧食可在就近的糧倉調派,後續再由國庫補上,但需得有人拿著聖諭和戶部文書前往接洽,因此要出動不少官員。
除此之外,還需要有軍隊負責押送錢糧。
欽差大臣倒是不用再另外指派,有江瀲和宋憫親自坐鎮便足夠了。
經過一番商議,確定下來第一批撥款調糧的數目和官員名單,杜關山請求讓自己和長子杜若飛擔當押運官,未獲嘉和帝批准。
災難當前,嘉和帝卻仍對他心懷忌憚,不肯將此大任交付於他,朝臣們都明白皇上所思所想,因此雖有異議也不敢進言。
杜關山氣得臉色鐵青,回到家將嘉和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