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可殺佛,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施主,秦地本有苦楚,幸有蜀中帝王憐惜,方可安生幾日!田地本為其依存根本,若然妄動,卻是違了天意,失了人心。我佛慈悲,不願此事累及將軍大業,更不願此事危及秦州安穩,這才不得已而為之……!”
“是嗎?和尚,可佛祖不是說眾生平等皆可度,螻蟻之存亦由天嗎?收容流民既是張某人不主動,佛門難道不該盡力?”
“額,卻是此理,然,事有急緩,權有輕重,且人力有窮,能救一人與救萬人,豈可同日而語。”
“那我就不明白了,和尚你說先救誰,後救誰?”
“將軍牧鎮一方,自然需保一方百姓!”
“那我就更不明白了,對內,秦州農賦已免,我也嚴禁各處增加課稅;對外,雄武軍隴州遠征,歸義部西出御胡,秦州也不曾再次暴亂於賊人匪盜,和尚為什麼認為秦州會因幾個流民而亂,而禍及百姓?”
“將軍好一張嘴,好一句幾個流民,如今麥積已然遍地襤褸者,佛堂清淨地都擠滿了人,將軍看不見,難道佛祖也看不見嗎?即便將軍真未看見,看不見的,將軍就可斷言其就不存在嗎?”
“嘿,遍地流民?這靈音寺為何沒有?”
“額……若將軍執意引狼入室,自是早晚之事!”
麥積山仙人崖其實並非麥積山同根的山崖,而是距離麥積山三十里處的一個斷崖,翠峰高聳於崖頂,人們又在峰頂的翠綠中或半山的飛崖間修建了許多寺廟,顯得十分雅趣,由此,歷代遊離秦州,到過麥積佛山的人,都必然來到此間修行。隨著麥積的名氣越來越大,後來,仙人崖的寺院也就越來越鼎盛,其中,最著名的即是仙人崖東崖木蓮寺、西崖花蓮寺、以及南崖靈音寺。而此刻與張作耀對話的,便是這靈音寺主持,號覺印!
為什麼來找這老和尚?張作耀自然不是真信佛,而是當日趕到麥積,張左耀見到了流民與百信的衝突之後,意識到此事絕不簡單,只好擺出自己身份,硬生生將事情壓了下去,這才好好調查其來由。
隨後,張左耀自然也有獲得訊息的途徑,秦州有許多佛民不假,更有許多信佛的普通百姓,不過,除了他們,擒捉自然還有許多覺得佛祖不怎麼靠譜的人。人一派出去,很快就有了結果。
自中唐起,仙人崖諸多寺宇雖然各自獨立,對外,卻又有了一個總名,即華嚴寺。而這華嚴寺主持,則是在這仙人崖大小各寺院中甄選,統管一些大的世俗之禮事!覺印,便是這一屆的華嚴寺主持。不過,身處亂世,覺印這個主持便不比他的前任好做了。怎麼說呢,簡單點,信徒太苦太窮了,於是香火錢變得少了,佛祖吃香油,和尚可吃不得那東西的。
大家都知道,寺廟的收入,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香客們的香油錢,另一個則是寺院生產自給自足!當覺印接任主持時,正好經歷孟知祥入蜀滅王氏,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哪裡還有人供奉香火,自然整個華嚴寺大多都只能自己種莊稼過活!當然,寺院也有寺院的優勢,但凡寺廟私產田地,無需繳納賦稅,僧人們不少苦出身,自然日子也能過下去的。可也就是因為這一條優勢,造成了今天張左耀的麻煩。
寺院的田不必繳稅,麥積在佛民信中地位又頗高,無論誰在秦州主事,顯然,他們大多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去看待仙人崖的華嚴寺,於是,與四處家毀地荒的境況相比較,這裡到真有點一方淨土,半分樂園的味道。許多人,到了無路可走的時候,是會不惜一切代價來維繫生活的。所以,突然有一天,大主持覺印赫然間發現,世道亂了,佛門卻興旺了,出家的人越來越多了,其實吧,他也明白,說穿了,是吃飯的人越來越多了。
地只有那麼多,不是你想多拿就能拿的,可是同樣的地卻要養活越來越多的人,這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