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蒼黃翻覆10,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伴隨著陣陣清脆的鈴鐺聲,最先進入眾人視線的是一根錫杖,一體鑄就,端頭為鹿首,工藝十分精湛,恍若真物,雙眼炯炯有神,五官生動活潑,毛髮逼真欲活,犄角銳利張揚,活靈活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如拉車的真鹿般神駿非凡。
韃靼人乃至全北蒙人,將此杖供為神器,謂之“薩漫神杖”。
接著出現的是一頂由皮革製成,配以多樣金屬飾品的鹿角冠帽。冠帽似蘊魔力,攝人心魄,散發出一股兼具古老、神秘、浩瀚、滄桑、厚重的氣息。只消瞧上一眼,識海便會於無聲無息無形中受其感染,恍若墜入某種奇異之境,在極短暫的瞬間裡親歷往昔悠悠歲月所有的興亡盛衰榮辱悲歡離合。冠帽不再是冠帽,是戰神重盔,是帝王冠冕,是天道化身……是目睹者所能想到的一切。
韃靼人乃至全北蒙人,將此帽奉為神品,謂之“薩漫神帽”。
然後入目的是一套“奇裝異服”。
所謂“奇裝異服”,主體是一件袖口寬大如扇的對襟式長袍,之所以奇異,是因為其上密佈著繁蕪而各有深意的綴飾。寬約三寸,長約六寸到三十六寸不等,呈紅黃藍三色的飾帶,遍佈整件長袍,若把長袍比作獸皮,那麼這些飾帶便是獸毛,有象徵彩虹之意。每條飾帶的下端均垂綴著一枚小鈴鐺,動即出聲,並不如何響亮,卻有一種特殊的穿透力,象徵著神靈的步伐。左右兩肩各有一枚精美的大銅鏡,寓意左日右月,並各有一圈五枚小銅鏡環繞,象徵星辰;前腹後腰亦各有一枚大銅鏡,由兩串同為五數的小銅鏡從兩側串聯,環繞成圈,象徵大山長川。整套服飾繁縟富麗,重達百斤,形式美與氣韻美融為一體。
韃靼人乃至全北蒙人,將此袍拜為神物,謂之“薩漫神服”。
當然,箇中之美之莊重之肅穆,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欣賞,至少明朝的主體臣民大部分是不會欣賞的,在他們眼裡乞丐的裝扮都比這強。
錫杖是拿在手裡的,冠帽是戴在頭頂的,袍服是穿在身上的,這些物件都展示在了人前,人自然也就展示在了人前。
乾瘦、矮小、佝僂;一張枯槁老臉,枯到像死了百年的胡楊樹皮,老到看不出具體的年歲;唯一透著生氣的是一對小小的三角眼,眼小聚神,精光奕奕,彷彿能洞悉整個世間,讓萬物無處遁形。
很難相信,這樣一位老人,是如何做到與這許多沉重物件整日穿戴提攜於一身。
獸是神獸,器是神器,那麼凌駕諸物者自然便是神人。
既是神人,越是超乎常理,才越是合理。
主宰北蒙大地的萬物靈長以“蒼天”為永恆最高神,將天神稱之為“長生天”或“騰格里”。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中,宇宙和人類皆由天神創造,人類的最高首領是天神選中的天命者,是天神在人間的化身,又稱天神之子,其所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天神所賦予的。
最典型的天命者,便是曾經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
而天神和普通人是無法進行直接溝通的,於是便有了“薩漫”。
薩漫是被天神選中的使者,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是天神和人類的溝通橋樑,有著僅次於天命者的崇高地位。但凡信奉長生天者,在他們的心目中薩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是神聖不可褻瀆的。
現如今,在遼闊的北蒙大地上,並沒有他們理解中的天命者存在,所以蒼天之下薩漫為尊,薩漫之上唯有蒼天。
薩漫是近神者,不是真的神,本質上還是人,只是被賦予了神性的光環,他們所倡導、擅長和代表著的各方各面也需要傳承和傳播,於是便有了薩漫教。
薩漫教不同於佛、道教派那般是創生的,而是自發產生的,沒有豐富深奧的典籍、教義、戒規等等,相對而言簡單而直接。許多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