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章 臘月廿三5,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閻浩和金禪中正,之後聞香、還源、三陽、圓頓四派遭受滅頂之災,金禪門抽身脫險,龍華教安然無恙。那次密會的細節鮮有外人知曉,我只知道嚴世蕃為此付出了一隻眼睛的代價,和閻浩達成了一個三十六年之約。而他和金禪中正並沒有談攏,據傳這也是後來導致‘白蓮佛會’演變成‘白蓮血會’的直接原因之一。”

聽完所述,聞人姊弟唏噓不已,古今抱臂端坐,神色如常。

不知不覺間乘行近半個時辰,天上有零星雪花飄落。聞人懷透過車窗遙見一座簷飛丹流的六層高塔,自山頂拔地而起,一柱擎天,如一柄利劍直指蒼穹,彰顯開天氣勢,嘖嘖稱奇,脫口吟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轉頭問道:“酆大哥,那座是什麼塔?”

酆於道:“東塔,又叫龍華塔。”

貝七華補充道:“也是我們此行的赴宴之地。”

姊弟三人動容相顧,酆於靜靜凝視高塔,眉目間神采流轉。

一個人的周邊多多少少總會包裹著一些外在的事物,而這些事物往往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出這個人的部分資訊。比如說宅邸,坐擁豪宅者,必非凡人。

嚴家別苑,如城似堡,壁壘森嚴,俊彥濟濟,高手如雲。在這當中,論智以嚴世蕃為魁,他通曉時務、悉數國典、精於權謀,堪稱當世第一鬼才;論文首推趙文華,他本有狀元之才,卻因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結果僅是堪堪上榜;論武,不管是龍華教的三使、七彩、九奇,還是勾漏五蜮,皆為翹楚,不過還是得以閻浩為尊。

閻浩是同酆於之師天山齊名的前輩高人,四十年前二人曾於天山之巔有過一場驚天動地、蕩氣迴腸的巔峰對決,世人稱之為“觸天之戰”。雖然時隔多年,但那一戰實在太過驚豔,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神往不已,稍有江湖閱歷者皆有耳聞。至於背後原因,知情者寥寥。

酆於身為天山的親傳弟子,深知乃師脾性,億萬世人能入其法眼者屈指可數,而閻浩正是其中之一。

清泉河綿延百里,似一匹彩綾繞行東樓,一座橋面寬達六丈的石拱橋靜峙其上,往來車馬暢通無阻。拱橋外頭兩側擺著一對高過大馬、壯過黃牛的銅冶麒麟,一頭呈登高俯瞰之勢,一頭呈昂首嘯天之態,大到整體形貌,小到一鱗一須,無不逼真傳神,連源於骨髓的驕傲和不怒自威的態勢都表現的活靈活現、淋漓盡致,彷彿還能聽到其奔雷般的吼聲;拱橋正中矗立著一塊逾丈高的石碑,上書“龍華橋”,銀鉤鐵畫;拱橋內頭是一座寬七丈高四丈的石壘轅門,一方刻有“龍華教”三字的石匾鑲嵌其上,每個字都有數尺見方;轅門之後是一條筆直平闊的石板道,直通東樓正門。

放眼望去,在這組陣仗龐大的建築群中並未見到想象中的大隊人馬持械列隊的森嚴場面,只有一人於轅門下長身而立。

雖只一人,卻不覺冷清空蕩,反而有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磅礴氣勢,配以零星雪花點綴、徹骨寒風烘襯,更增肅殺悍勇。

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憑一己之力撐起如此龐大的陣仗?

喜歡皆付笑談中之逝水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皆付笑談中之逝水【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道掌刑人

衣口田

仙玉問道

捕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