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蜀道之難2,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左邊茅屋原先住著一對孤兒寡母,王環從其他村民口中得知,婦人本是大家閨秀,與人私定終身,因家人反對,便同情郎私奔來到此地,不曾想卻遭負心漢拋棄。生產時,還是他母親接生的。
自打他第一眼見到這位命運多舛的女人,就深深喜歡上了。積極的幫婦人打理田地,收拾家務,還耐心教導小男孩習練武功。可謂是王環之心,路人皆知。
行動上表現出了足夠的殷勤,嘴上卻遲遲不敢開口,直抒心意。做任何事情,他都果決堅毅,唯獨面對男女之事時,總是畏首畏尾、猶豫不決,甚至還有些懦弱。
直到一年多前,女人病逝,就算他有勇氣開口,也沒人聽了。雖然開口也不一定能得到對方應允,但終究還是有一絲希望的。做與不做,結果可能並無二致,但性質卻是全然不同的。事到如今,為時已晚,只能暗自默默遺憾。
女人去世,留下小男孩獨自一人,孤苦伶仃,甚是可憐。王環有意收養小男孩,後者受母親臨終遺言,婉拒好意,待後事料理,便獨自離村。世道艱難,人心險惡,小小年歲一頭扎入外面這紛擾塵世,必受他人欺凌。王環憂心難安,欲陪同前往,轉念又想到年事已高的老母親,經過一番激烈掙扎,無奈由小男孩獨身離去。
這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很久沒做的夢,夢中有一位看不清容貌的老嫗,丈夫過世,兒女遠行,家中只剩她孤零零的一個人。每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依門獨坐,風雨無阻,呆望村口。終於有一天,老嫗等到了自己闊別多年的兒子,靠在兒子熟悉、厚實的懷抱中,心滿意足,安然辭世。
“娘!”王環彈身而起,聽到簾布後母親平穩的呼吸聲,發現又是這場夢,虛驚一場。但不同的是,這一次他的懸心久久不能落定,總有一股莫名的焦躁和不安,縈繞在心頭。
午夜夢迴,枕巾潮溼。
王環抹了把眼角,滿手溼潤,不知是淚還是汗,悄然起身去到屋外。
彎月如鉤,遙掛天際,藉著朦朧月光,望著他日日都在打掃的茅屋,走到了那座孤墳前,緩緩蹲下身子,輕輕撫摸墓碑。
旁人都明白王環的心意和心結,更何況作為母親的老婦,透過縫隙,望著那落寞的背影,無奈輕嘆。
翌日黃昏,老婦眯著渾濁模糊的老眼,望著日薄西山的夕陽,忽然開口道:“環兒,娘想回老家去看看。”
王環正在劈柴,聞聲高舉板斧的大手凝滯半空,聽出了母親平淡言語下不平淡的情緒,一時不知該怎麼接話,怔立良久,重重點頭,應道:“好!”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春去秋來,何止二年。王環用了三天時間,料理了所有的農活,製作了一把簡單牢固的背椅,以棉絮粗布包裹。
時隔二十五年,揹著母親,踏上了歸鄉之途。
王環體型雄健,精力旺盛,即便身負一人,照樣健步如飛,徒行一日可達兩百餘里,不到十日,便進入了襄陽地界。剛勁中又配以巧勁,連日長時坐在背椅上的老婦,也不覺如何顛簸和難受。
自落腳安居村後,老婦從未到過村子方圓十里外之地,此行所選路途,與當年逃荒所經多有不同,即便相同,憑藉依稀的記憶,老婦也回想不起。一路走來,所見所遇皆是那般新奇,不僅有名山大川、美景勝地,也有為生計忙碌奔走的商販、農夫和提兵背刃的江湖客,形形色色,諸多新奇的人事物,都是她不曾聽聞過的。
褶皺乾巴的老臉上不時洋溢著如同孩童般新奇單純的笑容,渾濁的雙眸也多了幾分神采。一想到過不了多久就能回到生養她大半輩子的故鄉,情緒好比待嫁姑娘,竊喜、好奇、嚮往、激動,諸味陳雜又不失甜蜜。
王環見到母親這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