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演武院的《伐蜀攻略》雖說只是初稿,但基本對兩川進行了完整剖析,提出的伐蜀策略可行‘性’也是極高,雖則如此,這份評估卻也沒有太多需要說叨的地方,畢竟是一份純粹的軍事報告。【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

這份報告在修改、完善之後,自然會被送上李嗣源案頭,若是兩川形勢惡化,大唐與孟知祥不得不開戰,這也將成為大唐日後伐蜀行動的重要依據。

對待孟知祥,之前李從璟與李嗣源就已定下策略,也施展了眾多措施。然則孟知祥認準了現今大唐無法對其進行攻伐,因而其狼子野心已愈發不可遏制,對待朝廷詔令從來都是‘陰’奉陽違、敷衍了事。這就使得大唐明面上拿他仍然沒轍——就連減賦的詔令,孟知祥也未施行。

說來孟知祥也是一時人物,身邊以不乏輔佐之人,自然不會如此好對付。

前些時候,朝廷派遣李嚴去到蜀地催響,意‘欲’運回蜀地府庫的錢糧,李嚴到了蜀地之後,孟知祥不僅不奉命,反而給他安上一些罪名,將其扣押。

□,m.

如此行徑,已然跟造反無異,就差正式跟朝廷撕破臉皮了。

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朝廷眼下限制孟知祥的策略,是在東川節度使身上做文章。原本,東川節度使為董璋——後與孟知祥一同舉事。然如今董璋早已身死道消,眼下的東川節度使,乃是莊宗任命的李紹斌。

朝廷因是下令,將李紹斌移鎮橫海,另用大同節度使秦仕得出鎮東川。

比之兩川,眼下朝廷對藩鎮的焦點,還是集中在荊南,因為荊南形勢變化得更快些。

高季興索要夔、忠、萬等州,依照李琪所獻對待荊南應該“緩圖急擊”之策,李嗣源便答應了高季興所請。原本此事就此罷了,高季興得到好處,總該消停一段時日。

誰知這高季興上表之後,不等朝廷下詔,即自行發兵佔據夔州。更為過分的是,他竟然拒絕朝廷使臣入境!

如此作為,頓時讓朝廷臉面無處安放,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是任之由之,往後天下藩鎮還有誰將朝廷放在眼裡?

李嗣源大怒,‘欲’興兵攻伐,甚至連將帥都已選好,要以襄州節度使劉訓為招討使,攻打荊南。

若果真如此,則荊南必定如歷史原跡,最終投向吳國。

時值李從璟東行滑、濮,在接到李嗣源遞來的訊息之後,連忙上書,請李嗣源不得妄動刀兵,並且獻上應對之策:夔州既已許給高季興,如今他奪了,給他便是。然則為懲罰其魯莽行徑,忠、萬兩州,不再相予

隨李從璟上書一道送回洛陽的,還有李從璟攻下濮州,盡屠銀槍效節軍與其家屬數萬人的軍報。

高季興原本還想要忠、萬兩州,甚至是歸、峽等州,得知李守敬作‘亂’,而百戰軍三日克城,銀槍效節數萬人被誅盡的訊息後,大為驚駭,隨即上表謝罪,表示願服從朝廷安排,隻字不再提忠、萬等州。

由此,兩者相安,李嗣源也就罷了讓劉訓去攻打荊南的念頭。

只要高季興還給朝廷留臉面,不讓朝廷太難做,朝廷就能讓他再多舒服一陣子,日後南定荊南,也不會讓高季興太難看。

然而可惡之處在於,高季興此人,不僅貪得無厭,而且實是恬不知恥、反覆無常之輩,開‘春’之後,聞聽朝廷推行新政,知道朝廷眼下重心在新政上,有意謀求舉國穩定、繁榮,竟然趁此時機再次上書,索要忠、萬兩州!

在這種背景下,《定荊南》之策應運而出。

《定荊南》此策並非出自軍情處、參謀處或者演武院之手,而是桑維翰提‘交’上來的進言。

桑維翰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宋崛起

過海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