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章 共作千里伴,俱為一郡回,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沒有和白居易一起沉浸在悲傷之中,而是將話鋒一轉,展現出昂揚的氣息。這首詩行雲流水,毫不拖沓。尤其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句,不僅一掃席間低沉的氣氛,也是劉禹錫不屈精神的表現。後來,它更是成為萬千事業低谷文人的座右銘。這句話的橫空出現,極大提高了全詩的思想性。
劉禹錫的詩雖不如白居易多,卻也是獨特新穎。特別是他的詠詩史,如《西塞山懷古》中的“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一句,更被認為是詠史詩之冠,壓倒元稹和白居易。
對此白居易是不服的,於是他寫了數首詩贈與劉禹錫,有些詩看似是在問候好友,其實是要和這個知已好友比上一比。就這樣,兩位詩壇巨星斗了半輩子,誰也不服誰。但有一首詩,白居易卻是心服口服,拿到這首詩時,白居易“掉頭苦吟,歎賞良久”,就是《烏衣巷》。
在楚州盤恆了幾日,白居易和劉禹錫向洛陽繼續進發。
劉白辭別楚州郭行餘之日,是寶曆二年(826年)年底,也就是臘月最後幾天,除夕夜登船。
劉禹錫有《歲杪將發楚州呈樂天》詩贈白居易:
“楚澤雪初霽,楚城春欲歸。
清淮變寒色,遠樹含清暉。
原野已多思,風霜潛減威。
與君同旅雁,北向刷毛衣。”
白居易作《除日答夢得同發楚州》:
“共作千里伴,俱為一郡回。
歲陰中路盡,鄉思先春來。
山雪晚猶在,淮冰晴欲開。
歸歟吟可作,休戀主人杯。”
他們乘船進入江淮運河,沿“通濟渠”向西北航行,先到泗州(今安徽泗縣),進而到宿州(今安徽宿州),再過宋州(今河南商丘),始抵中原汴州。
這段水路逆流而上,少說也有千里之遙。上年,白居易以同樣航線順水而下,航行時間近一個月,此次逆水北返駛抵汴州,比來時更為緩慢,時間已到了次年正月下旬。
白居易和劉禹錫在名城汴州拜見了他們共同仰慕的兄長令狐楚。
去年,白居易赴蘇州,曾在令狐府上停留五日,而劉禹錫和令狐楚,雖詩酬往來不斷,卻多年不見,未知此三位高人相聚汴州,該喝多少酒,該聊多少話,該吟多少詩?又將給後人留下多少評品之趣?
然而實際情況是,三方所留詩篇寥寥無幾,涉及內容也乏善可陳,後世品評這次聚會,也是記述平平,一筆帶過。
這是絕對一種意外,其中必有原因,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