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首聯寫因“一封”而獲罪被貶,“朝夕”而已,可知龍顏已大怒,一貶便離京城八千里之遙;頷聯直書“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頸聯即景抒情,既悲且壯;尾聯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悽楚,溢於言表。全詩熔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詩味濃郁,感情真切,對比鮮明,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

十五年前,韓愈因上書論旱,得罪佞臣,被貶陽山,也是隆冬時節,也曾途經藍關。悲慟之情,何其相似?這是韓愈第二次被貶黜嶺南,這一年,他拖著五十二歲的“衰朽”之軀,以為自己就此葬身荒夷,永無重歸京師之日,無限唏噓地託付子侄替自己埋骨收屍。

韓愈一生以闢佛為己任,這首詩和《諫迎佛骨表》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後來,韓愈的妻兒終於跟上來了。但在被貶途經商縣層峰驛時,韓愈年僅十二歲的女兒竟慘死道旁。

仕途的蹬蹭、女兒的夭折、家庭的不幸、命運的乖蹇;因孤忠而罹罪的錐心之恨,因喪女而愧疚的切膚之痛;對宦海的愁懼,對京師的眷戀……悲、憤、痛、憂,一齊降臨到韓愈頭上。這是最孤寂的征程,在漫無邊際的冬日,世界向它的跋涉者展示著廣袤的荒涼。

行至商洛縣東武關時,適逢蕃囚流配南方,韓愈觸景感懷,作《武關西逢配流吐蕃》∶

“嗟爾戎人莫慘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無歸望,直去長安路八千。”

韓愈覺得,蕃囚被髮配湖南,猶且能得保生全,而自己貶謫潮州,罪重地遠,恐無生還之機。在韓愈眼中心裡,儼然已有身不如囚之感。

出武關,入山南東道之鄧州南陽郡。離京師及家人漸遠,韓愈愈發“憶家”“戀闕”,憂愁悽苦之情漸濃。

進入鄧州地界,韓愈寫下《次鄧州界》一詩:

“潮陽南去倍長沙,戀闕那堪又憶家。心訝愁來惟貯火,眼知別後自添花。

商顏暮雪逢人少,鄧鄙春泥見驛賒。早晚王師收海嶽,普將雷雨發萌芽。”

韓愈想到,漢代賈誼貶為長沙王太傅,猶且抑鬱而死,自己謫守潮州,地之僻遠倍於長沙,前路不堪預想。

駐足鄧州曲河驛,韓愈寫下《食曲河驛》一詩:

“晨及曲河驛,悽然自傷情。群烏巢庭樹,乳燕飛簷楹。

而我抱重罪,孑孑萬里程。親戚頓乖角,圖史棄縱橫。

下負明義重,上孤朝命榮。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他又作《過南陽》詩云:

“南陽郭門外,桑下麥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鳩鳴不停。

秦商邈既遠,湖海浩將經。孰忍生以戚,吾其寄餘齡。”

不僅有感於別親戚、棄圖史,而且有愧於負朋義、孤朝命,悽傷憂憤之情不減,而反省悲觀之念又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