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死,臣之義,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三十日,成德王庭湊與幽州朱克融相勾結,包圍深冀節度使牛元翼所在的深州(今河北深縣)。朱克融為配合王庭湊作戰,親率叛軍攻掠易州(河北易縣)、淶水(河北淶水)、遂城(河北徐水)、滿城(河北滿城),從側翼支援成德,兩支叛軍遙相呼應。
冬十月,唐中央對幽鎮前線指揮官進行了變動,裴度為鎮州四面行營都招討使,左領軍大將軍杜叔良因諂媚宦官,進升為深州諸道行營節度使。
叔良善事權幸,當時幽、鎮叛軍兵勢方盛,諸道兵不敢輕舉妄動,而唐穆宗又欲迅速平定禍亂,故而叔良得以遷升。但杜叔良是一個不懂軍事的平庸之輩。
十月,朱克融派軍攻擊蔚州(今河北蔚縣),王庭湊率軍進攻貝州(河北清河),想給唐軍來個下馬威。
與此同時,裴度所率領的唐兵也從承天軍(山西陽泉)舊關出發,討伐王庭湊。十月十六日,易州刺史柳公濟,在白石嶺擊敗叛軍,殺千餘人。
次日,橫海節度使烏重胤也在饒陽打敗成德的軍隊。魏博節度使田布率全部兵力三萬人北上討伐王庭湊,在南宮(河北南宮縣)紮下營寨,一連攻克成德兩個營寨。
唐軍雖然取得了一些小規模的勝利,但由於叛軍勢力正盛,橫海節度使烏重胤久經沙場,認為不能冒然出擊,而應徐觀其變。
十月二十三日,心急氣躁的唐穆宗撤掉烏重胤橫海節度使之職,把他調往山南東道,而命昏庸無能的杜叔良任橫海節度使。
杜叔良接任橫海節度使後,一改烏重胤的做法,率領諸道軍隊接連與成德軍作戰,屢戰屢敗。
成德叛軍知道杜叔良指揮無方,搶先與杜交戰。十二月八日,杜叔良在博野(河北蠡縣)與成德軍展開了一場遭遇戰,結果官兵大敗,士卒被殺及失蹤者七千餘人,杜叔良僅免一死,脫身還營後,連皇帝賜給他的旌旗符節都全部失落。
監軍宦官謝良通把此事報告給穆宗,皇帝下令將其革職。十二月,命鳳翔節度使李光顏為忠武節度使,兼深州行營節度使。
十二月十五日,義武節度使陳楚奏報,在望都(河北望都縣)及北平(河北完縣)擊敗盧龍叛軍,格殺及俘虜一萬人。
不久,義武又奏破莫州清源三柵,斬獲盧龍叛軍千餘人。
長慶二年(822年),戰局對唐軍越來越不利。這年正月,朱克融派軍攻陷弓高(今河北東光縣西北)。本來,弓高的防守十分嚴密。有一次,朝廷派宦官至弓高,半夜抵達,守城將領不開門納之,欽差宦官認為這是奇恥大辱。
次日入城後,破口大罵。盧龍間諜得到這一訊息後,某天夜晚假扮宦官叫開弓高城門,守城將士不敢怠慢,只好迎接,於是,叛軍緊隨其後,佔領了弓高。
此時,唐中央政府也是危機四起。自唐憲宗以來,四面八方討伐征戰,國庫已經空虛。穆宗即位後,毫無節制地賞賜左右侍從及禁衛各軍。而今對盧龍、成德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為時已久,不能取勝,國庫枯竭,無法繼續支援。
在長慶元年(821年)底,朝中有一部分人認為:“王庭湊殺田弘正而朱克融全張弘靖,罪有輕重,請赦克融,專討庭湊。”穆宗表示贊同。
不久,命朱克融為盧龍節度使。但是,朱克融不以為然,不時向唐軍發起挑釁。
長慶二年(822年)春,時任中書舍人的白居易上疏分析天下形勢時指出:
“自幽、鎮逆命,朝廷徵諸道兵,計十七八萬,四面圍攻;已逾半年,王師無功,賊勢尤盛。弓高既陷,糧道不通,下博、深州,飢窮日急。蓋由節將太眾,其心不齊,莫肯率先,遞相顧望。”
接著他又說:
“朝廷賞罰,近日不行,未立功者或已拜官,已敗衄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