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杳杳山水隔,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槍。
溯湘江上行不遠,就到了匯入湘江的汨羅江口。在這裡,柳宗元停舟懷古,憑弔戰國時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寫下了一篇情辭並茂的騷體文《吊屈原文》。
這時的柳宗元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理想受到嚴重挫折,忠誠而被貶逐,與屈原極為相似。他透過緬懷屈原自沉汨羅江,痛陳屈原時代忠奸易位、是非顛倒,寄託自己個人的身世之感。文章最後寫道:“窮與達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義。矧先生之悃囗兮,蹈大故而不貳。”表示要以屈原為榜樣,堅持自己的信念,無怨無悔。
這年年底,柳宗元一行經過艱難跋涉,終於到了永州。
這時的楚地,早梅已經綻放。睹物思事,柳宗元格外懷念長安的生活,寫下了《早梅》詩: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唐代的永州還是比較荒僻的地方,經濟凋敝,民不聊生。
柳宗元的職銜是“永州司馬員外接同正員”,這是一個“閒員”,即無官舍,又無具體職務。
柳宗元初到永州,寄住於一座古寺——龍興寺中。寺中有一個和尚重巽,是天台九祖荊溪湛然的再傳弟子,柳宗元與他結交,談禪論道,詩文唱和。
這裡還常有一些過往的僧人,也與柳宗元關係密切。柳宗元自幼受到佛教的薰染,早在長安時就與僧侶有交誼。這時他正值人生失意、理想受挫、精神苦悶,加之每天面對的是青燈梵唄,相處的是禪僧,促使他對佛教教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永州地處偏遠,“夷獠之鄉、卑溼昏霧”,但“無分毫事,坐食俸祿”。
唐代官員俸祿來源分兩種,京官由中央財政直接撥款,外官則由地方自籌,像柳宗元這樣的左降官,照例由戶部由“省員闕官錢充”,也就是戶部從結餘的人頭經費中撥付。
柳宗元在永州到底能拿多少錢呢?按照開元年間所定,六品官員月薪大概在兩千錢左右,加上各種補貼,柳宗元月薪不到三千錢。
這筆錢算不上很多。十餘年之後,白居易等人在杭州孤山永福寺(今西泠印社),將《法華經》全文刻在一塊兩米來長的石碑上,連石頭帶刻工等就花了將近七萬錢。
俸祿不高,柳宗元畢竟還是官員,他在永州時居住在龍興寺中,不需要房租,廩食都是官中出錢,家裡用度也不大,甚至還有餘力拿出錢來,在永州法華寺蓋一座亭子。
元和元年八月,朝廷下了一道詔書,明文規定:“左降官韋執誼、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程異等八人,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這就註定了柳宗元等人的命運,除非特赦或者死於任上,否則就得一直做下去,等於是禁錮在貶所,所以雖然有優待的一面——工資照發、級別照舊,但失去了提拔或者遷移的空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