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中巴之東巴東山,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艱難,悽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痺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

杜甫的弟弟杜觀曾從京城長安來到夔州,兄弟二人在多年戰亂後異鄉相逢,自然是既悲且喜,百感交集,說不盡的往事,道不完的離情。

弟弟離開夔州後,杜甫的思鄉之情越來越強烈,越來越難以抑制,終於讓杜甫做出了放棄夔州的安定富足生活,取道荊楚返回洛陽故里的艱難決定。

大曆三年(768年),杜甫把那片四十畝的果園送給了一個朋友,然後攜妻挈子穿越長江三峽來到了楚地重鎮江陵,就是現在的湖北省荊州市江陵區。

杜甫原想從江陵走陸路北上襄陽,然後從襄陽繼續向北直達洛陽,但是,當時的地面交通遠不像現在這麼發達,結果,杜甫在江陵城外等了好幾個月,也沒遇到可以載著他一家老小去襄陽的合適的車輛,無奈之下決定繼續乘船順江而下,然後從位於現在湖北中部的沔鄂一帶轉入漢江,之後溯漢江而上抵達襄陽。

杜甫逗留江陵前後偶遇了一個身份非常特殊的朋友,後來的著名詩人李賀的父親李晉肅。

李賀之所以被剝奪了考進士的權利,就是因為他父親名字中有一個和“進士”的“進”諧音的“晉”字。

當杜甫乘坐的船隻停靠在洞庭湖畔的嶽州(今湖南嶽陽),杜甫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安史之亂,唐王朝由盛轉衰,人民的深重災難,杜甫個人的悲慘遭遇,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頭,並隨著詩人一起登上了岳陽樓。

前兩聯寫登岳陽樓所見,用凝練的語言,將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和宏偉壯麗的形象真實地描畫出來,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今上岳陽樓”,嚮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來了,這是一聲長嘆,長嘆的內裡是一團憂國憂民、傷時傷世的感慨。

頸聯,表現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

尾聯,抒寫出詩人眼睜睜看著國家離散而又無可奈何,空有一腔熱忱卻報國無門的悽傷。

這首詩意蘊豐厚,抒情雖低沉抑鬱,卻吞吐自然,顯得雄渾大氣,氣度超然。

登臨了聞名天下的岳陽樓後,他忽然動了遊歷瀟湘尋訪屈原賈誼足跡的想法,要知道這兩位文化名人和他一樣都有著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不幸經歷呀!於是,杜甫暫時放棄了北歸的計劃,轉而南下訪古。

大曆四年正月,杜甫由岳陽到潭州(長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陽),復折回潭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