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蒼蒼月開園,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晉得仙之處。
岑參還去過登封北的鞏縣,在那裡他尋訪了當地一位有道德、學問而隱居不仕的李先生,留下了《尋鞏縣南李處士別居》:
“先生近南郭,茅屋臨東川。桑葉隱村戶,蘆花映釣船。有時著書暇,盡日窗中眠。且喜閭井近,灌田同一泉。”
古代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又說八家為一井,“閭井”即鄉里,指所居之地。鞏縣南郊鄰近嵩山,故有“閭井近”之說。
這期間,岑參的友人崔明允已在朝為官,他寄詩《鞏北秋興寄崔明允》敘友情:
“白露披梧桐,玄蟬晝夜號。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適在魚鳥,烏能徇錐刀。孤舟向廣武,一鳥歸成皋。勝概日相與,思君心鬱陶。”
崔明允,博陵人。博陵大約在今河北定州、深州、饒陽、安國等地。開元十八年進士,天寶元年應制舉文辭秀逸科及第,官拜左拾遺內供奉,位終禮部員外郎。
透過此詩,可看出岑參借景抒胸臆的巧妙手段。友人崔明允在朝為官,輔佐休美昌明之世,而自己卻隱居蓬蒿之中;可自己心思在魚鳥身上,豈能出仕從政呢?徇,曲從。錐刀,指微細之利,即“錐刀之末”,此處喻指出仕為官。友人崔明允乘船沿黃河向廣武(山名,在今河南滎陽市東北)方向而去,而自己要前往鞏縣東北的成皋,眼中的美景只能增強自己思念友人的鬱悶和憂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