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雪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百二十四 茶王爭霸賽,白茶傳說,綠雪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參賽之師,皆為閩州赫赫有名之輩。

彼時,李朝茶法精研,依循古藝,按製茶工藝及茶湯色澤之異,分出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又稱烏龍茶)、紅茶和黑茶。六大茶類,各有風韻,各執一端,以適君子淑女之雅好。

綠茶,採自春嵐,留有露華,不經渥堆發酵,故保其本真之色,翠綠如玉。沏之以甌,視其舞葉游龍,聞之清香襲人,一飲沁心脾,久矣不忘。

黃茶,微作發酵,藏於厚紙,待其自然吐納,漸顯金黃之容。傾瀉湯液,猶如琥珀流轉,啜一口,溫潤中含藏著絲絲甘甜。

黑茶,後發酵之茗,積歲累月,味轉淳厚。其色暗如漆煤,而飲之則滑如脂膏。久存巖窟,愈久愈香,陳年遺珍,世所珍稀。

紅茶,全發酵而成,紅葉紅湯,香高味濃。衝之以壺,泛出金光閃閃,嘗之則口齒生香,餘味綿長,最宜宮廷御享。

白茶,曬萎俱輕,毫銀芽綠,淡泊名利。其湯色清澈明亮,其味甘美如蔗,品飲之後,神清氣爽,俗塵盡忘。

青茶,又叫烏龍茶,半發酵之功,集綠茶之清香與紅茶之濃郁於一身。色澤碧潤,變幻莫測,滋味醇和,回味無窮。

這六大茶類特點各異,或清新淡雅,或濃郁芬芳,皆能養性延年,滌煩除疲。

“茶乃百草之長”,好茶之士,唯有一一品試,才能領略諸茶之精妙。

而在閩州,並非所有茶類都有名茶代表,烏龍茶中有武夷巖茶和安溪鐵觀音。

武夷巖茶產自武夷山,是閩北烏龍茶的代表,以其獨特的“巖韻”聞名,大紅袍、肉桂等品種尤為著名。

大紅袍“巖骨花香”最為聞名,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香氣馥郁持久,飲用可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

安溪鐵觀音則是閩南烏龍茶的代表。

鐵觀音以其濃郁的蘭花香和特有的“觀音韻”而著稱,這種“觀音韻”是指茶湯入口後的一種獨特的香氣和味道,持久而不散。

除了這兩種著名的烏龍茶外,閩州還有其他品質優良的烏龍茶,如閩南烏龍茶中的毛蟹等。

此外閩州紅茶也頗成氣候,以三款工夫茶為代表,曰政和、曰白琳、曰坦洋,皆名揚四海。

政和工夫:產自建寧府,其條索緊細,色澤烏潤,湯色紅豔明亮,香氣高長,滋味醇厚。

白琳工夫,產自長溪本地的白琳集鎮,位於太姥山西北麓,其葉底紅亮,湯色淺赤,香氣馥郁,味帶甘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坦洋工夫,亦是出自長溪本地的坦洋村,其色、香、味獨具一格,素有“色如祁紅,香如滇紅,味似川紅”之稱。

此三款工夫茶,各有千秋,品飲之際,儘可領略閩州紅茶之獨特韻味,感受其溫潤如玉,回味甘甜之美好品質。

其他茶類在閩州的知名度均不如烏龍茶和紅茶,至於白茶更是突然冒出來的後起之秀,因而也成為了本次茶王爭霸賽最大的看點。

賽事分三試:初觀茶葉之形美,次嗅茶香之雅細,終品茶味之純和。評委由李朝茶界資深前輩組成,他們鑑茶如鑑寶,細緻入微,公正無私。

上一屆茶王爭霸賽,武夷山趙氏兄弟所制之大紅袍,茶湯色如瑪瑙,澄明透亮,入口則似啖甘露,滿口生津,餘香繞樑,久久不散,以其“巖骨花香”四字俱佳,力壓群雄,摘得“茶王”桂冠。

這一次,趙氏兄弟攜新制的大紅袍再次來襲,他們壓根不把長溪白茶放在眼裡。

整個白苑,都在為茶王爭霸賽做著準備。

陸羽與白茶娘子共議茶事,商量著選哪款佳茗參與茶王之爭比較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白茶傳說

綠雪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