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節,檀郎,海青拿天鵝,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是。”我說,“我等須即刻動身。”
公子頷首,讓仍然一臉懵然的程亮和褚義去收拾行囊,而後,收了劍,與我走入房中。
他的行囊也是早已預備好,放在了榻上。我讓他換上一身粗布衣裳,用假須將他易容成一個鄉下老漢。
公子看著鏡子,似覺得頗有趣,咳了咳,學幾聲老漢說話。
未幾,我讓程亮和褚義進來,給他們的臉貼上鬍子。
如此,四人就變作了豫州來探親的一家人。公子和我是父母,褚義和程亮是兩個兒子。
做好之後,我們翻牆出去,到了土地祠裡,然後,光明正大地走出街面,往城北那集市而去。
曹麟的手下已經如約將車駕馬匹拴在了那棵老樟樹下,旁邊無人看管。眾人解了韁繩,公子扶我坐到車上,程亮和褚義各自上馬,而後,往城外而去。
明光道的收成士卒問了問我等來歷,依然是褚義出面代為答了,他們撩開車幃看了看我,未幾,揮手放行。
揚州統轄丹陽、淮南、宣城、廬江、吳郡等十八郡,州府設在丹陽郡的揚州城。與別的地方不同,整個揚州水道縱橫,交通甚是便利。故而要去海鹽,最簡便的方法,乃是往南到揚州城,坐客船一路沿水路而下,三日後可到錢塘,繼而再轉一道,可至海鹽縣。
公子雖然也有要跟揚州打交道的意思,但海鹽之事最是緊要,路過揚州城時,他沒有停頓,在江邊尋了船,徑自往海鹽而去。
船上的人都是從四面八方而來,湊在一處,自然免不得說起各路時事。議論得最多的,便是中原的局勢。
我和公子多日不曾聽得新的訊息,自然也湊到一旁去。
中原的亂局,比我們先前設想的蔓延更快。
這主要是因為趙王。
如我先前所料,張彌之和司馬斂逃回東平國之後,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投奔了兵力雄厚的濟北王。濟北王與東平王同出高祖,一向交好,且在東部諸國之中威信甚高。他釋出討逆檄文,怒斥趙王等謀逆作亂,隨後,濮陽王、任城王等紛紛響應,聯手拉起了十萬兵馬與雒陽對峙。
在這般大勢之前,趙王自是不敢輕舉妄動,討逆的兵馬在鄴城停了下來。
趙王是個懂得變通的人,濟北王在檄文中罵他是亂臣賊子,他便給自己正名,在一干近臣的擁護下,在雒陽稱了帝。
“這麼說,這又是有了個新皇帝了?”一人問道。
“那可不一定。”一箇中年人道,“趙王這是自己稱帝,豈可作數。”
“我也覺得是此理,且你們聽說不曾,那皇宮中的玉璽不見了。玉璽可是傳國重器,連個玉璽也無,算得甚皇帝。”
“那可難說,江山都是打下來的,玉璽算個甚?”
眾人於是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只怕無論誰當皇帝,都是要大亂一場。”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感嘆道,“我前幾日路過壽春,聽北邊來的人說,好些諸侯國都不服趙王,發檄文要征討。打起仗來便要搜刮糧餉強徵壯丁,我等小民,只怕要受戰事連累。”
說得此事,眾人隨即低落下來,唉聲嘆氣。
回到歇息的船廬裡,我對公子道:“中原一旦亂了,這邊也平安不得許久。”
公子頷首,神色亦嚴肅。
“霓生,”他說,“我等要在海鹽行事,只怕單槍匹馬不妥,須得找幫手。”
“幫手?”我問,“你有何想法。”
公子凝眉,少頃,看著我:“你以為虞氏如何?”
</div>
</d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