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上上下下一半多人手,起碼因此忙半年。原本的工作,得交給剩下的官吏操辦,幾乎財部人人得加班。

還要為此新設一個秩一百萬錢的侍郎級副職、三個秩六十萬錢的令/司級郎中、同樣多的員外郎和更多的小吏,加上地方上的一套徵稅班底。整個人事工作都會忙得不行。

本來朝廷官制改革之後,在中央倒是把九卿改成九部卿,拆分民、財。可問題是地方上至今還沒拆呢,郡縣兩級主官依然是逮著戶曹的曹掾或者曹屬問民政稅務的事兒。

現在地方上工商稅陡然複雜了起來,戶曹是肯定扛不住了。所以今年年底開始,州郡縣三級都要全部嚴格設立獨立的財曹。

每個縣至少增加一個曹掾兩三個副職掾、七八個甚至十幾個查稅小吏。

全算下來劉備的佔領區8州(7州1司隸,包括益州滇州拆分)地區,一共53個郡級行政單位(算上交州目前淪陷於林邑侵略者的兩個郡,應該一共是55郡),總共超過四百個縣。

按照這樣配置人才系統,起碼增加一兩百個郡裡面的“正副市局級”官員(相當於正副縣長)、上千名縣局正副職官員、六七千以上的基層小吏。

一個統治一千八百萬人口的政權,為此一次性增加近萬名公務員,基本上每兩千個百姓要多養一個稅務員。

這總人數超過八千人的工商稅務隊伍的總年薪,按照副部一百萬、司局四十到六十萬、郡曹三十萬、縣曹年薪十萬、小吏每年三五萬錢(稅務局的小吏工資也要高一點,以養廉抑貪),這樣算下來,徵工商稅的直接人力成本一年就四個億了。

再算上最基礎必要的辦公經費、差旅,一年起碼五個億。好在這個體系搭建起來之後,至少多年內是不用再擴建了。

除非漢朝的工業規模成長到目前的幾十倍,導致工商稅務的人不夠用,否則擴編後的公務員都是忙得過來的。

這個過程中,唯一開心的只有文部和吏部兩大系統——因為他們發現至少未來八年三屆的茂才科考試、八屆孝廉和明算等專科考試,考出來的中舉者都不用排隊等授官了。

去年科舉才第一年實施,原本不少世家大族捏著鼻子接受了科舉改革後,總想著說怪話或者反撲。但現在聽說取仕比例提高了、考中後待遇立刻分配,所以也不嘰嘰歪歪了。

“縣工商稅務局”級別的小官吏缺口就近千個,來多少就能吸收多少。

甚至發展到後來,有些孝廉科的人,因為級別不夠當縣稅務局的曹掾,但依然願意放棄做官機會、只去當一個類似於科員的收稅小吏。

也不知道這些傢伙又孝又“廉”、品德那麼“高尚”,為什麼寧可去滿是銅臭的工商稅務當科員!

科舉制的一切矛盾,都至少能因此被掩蓋下去七八年。說不定這七八年裡還能進一步進行更多增加科舉公平性的改革,比如把“每個郡舉子產生渠道”再最佳化一下。

說不定藉著廣泛任命稅務官的皆大歡喜局面氛圍,深化人事改革的阻力也被掩蓋下去了。

……

不過,工商稅務系統的誕生、帶來的對人事改革矛盾的緩解,終究不是一個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的利好。

劉巴心裡非常清楚,陛下如果因此感激司空,那是陛下的恩德情分。但如果陛下不感激、不把這兩件事兒聯絡起來想,那也是正經的本分。

劉巴作為尚書,不能指望去管理領導的期望值。

所以,站在財部自己的立場上,憑空生出那麼大一筆開支,要是不能立刻看到“增收遠大於開支”,那絕對是說不過去的。

在給吏部和文部報新增編制需求的同時,劉巴這幾天也總算是把目前的新增工商稅基規模大致估算考察了出來。

十一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