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6章 該出土時就出土,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畢竟是後世之人,讀書多,還是知道很多歷史上的考古典故的。所以他幾乎立刻就想到了解決。
“這好辦,大漢初得的《尚書》原本,最初始於文帝時齊博士伏勝背誦,之前古本都是秦始皇焚書而毀。
有漢四百載來,先漢末年劉歆為太史時,有孔安國獻書古文。後光武帝時,民間又有人號稱發掘先河間獻王劉德所藏《尚書》古遺十餘篇。
既然大漢每次中興都有人獻出土的古文尚書逸篇,那就再出土一次好了。而且,發掘河間獻王劉德私藏那次,還有人找到了《左傳》的額外篇目。這次,咱就再找一點《國語》的失傳篇目好了。之前董卓燒雒陽,所譭棄甚多,太傅整理國故有所發現,也不稀奇。”
這方面李素之所以這麼熟練,是因為他前世畢竟也看過網路小說。而古文尚書今文尚書那點破事,基本上都被網路小說炒爛了,想看不見都不可能,所以細節也無須贅述。
只不過大多數網路小說提到古今尚書的事兒,都重點強調歷史上東晉永嘉南渡後那次“重新發現尚書”,主要是那次改動最大,顛覆最多。
但實際上,“尚書”的不斷髮現,漢朝本身就有兩次了。說實話,《尚書》的每一次被迫修改,其實都是華夏和夷狄界限需要調整了。
劉備看他這麼毫不掩飾,目瞪口呆了一會兒後,嘆道:“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莫不也是想把‘存在過的先王之政’,都變成秦人希望世人看見的樣子吧。
咱大漢雖然也要統一古識,卻也要堂堂正正。如今之世,不比先秦,萬里之外的蠻夷都有文化,而且百姓也已經有了雕版印書可讀,識字知古之人,比先秦時多了何止百倍。為君者還是對天有些敬畏才好,可不能妄想以堵代輸了。
不然遲早也會被後人甚至外國蠻夷挖出來的,這事兒,拿捏好分寸。反正我們要的也不多,別大材小用演過了,反而留下隱患損害朝廷信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