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百里敵佔區都已經先鑿穿了。
但不管怎麼說,益州物資往未來的司隸中樞地區調運,新運河節約兩千多里水路路程是肯定的。
而且,不能因為歷史上後來宋朝放棄了修這個運河,就覺得這個運河不重要,因為那就等於倒果為因了——
宋朝的時候,江南吳地的經濟發展已經很好了,而且朝廷放棄了一貫建都雒陽,東移到了汴梁,就是儘量靠近鴻溝,靠近大運河,吃漕運來保障首都。吳地夠朝廷吃,也就沒必要非得再降低蜀地物資到中樞的損耗。
另一方面,運河和一個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並不是“這裡已經發達了,所以運河修過來掠奪這兒的物資”,而是“先把運河修過來了,所以運河沿岸才發達了”。
楊廣和唐朝前期,經濟中心全在河北。後來北方打爛之後吳地能在五代十國到宋飛速崛起,是因為運河溝通了河北中原和吳地,另兩塊打爛了,當地的資源當然要沿著運河往吳地傾斜、迎來“吳地大開發”。
如果李素修了方城埡口的運河,說不定以後再有北方戰亂、資源大舉避亂南下,就是導致“荊楚大開發”和“蜀地大開發”了。
就好比近代百年,有些人說江西是“阿卡林省”,是不適合發展才沒人來連線他們,是彩禮多導致外省人繞著走,但這個看法一開始就因果倒置了——
如果歷史能假設,晚晴修粵漢路的時候,走九江而不是走長沙,那說不定湘贛二省一百年的經濟命運就倒過來了,反正只要南北大動脈上發展一個省就行,但具體是哪個省,歷史本身並沒有傾向性。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歷史是可以擲骰子有偶然性的,第一條鐵路偶然修經哪個省,飛輪效應轉起來了,後續資源就馬太效應往上堆疊。
……
這一世的劉備起家於益州,他打出去之後,遠離了益州,當然要從地理上設法改造、杜絕龍興老巢將來再出現新的割據者的可能性。
尤其是李素這個總督南方數州事務的總督,法理上即使劉備特許延長,也就兩年的任期。明年李素肯定是要交還南方之前總督的一部分州的治權。
如果李素都交出了對益州的軍事控制,劉備本人也不在,關羽張飛趙雲也要在前線帶兵,他應該從制度方面就杜絕後患。
把這些方方面面的利弊都想清楚之後,劉備和荀攸法正都不得不承認,李素請求在這種年頭、下決心修完這條運河,也是很有道理的。
原本不太划算的事情,把軍事賬、長遠治理成本賬、藉著戰時體制的動員便利性賬、外加外交計策欺詐賬都算上之後,四本賬的總收益,已經超出了修築成本。
這個被李素多年前就跟劉備吹過風的計劃,總算是藉著四賬合一,到了砸成本的階段。
劉備拍板道:“這事兒就按照伯雅的做,光復雒陽之後,袁紹的潁川、汝南必成飛地,我們就趁著袁紹動搖是否要把這兩地防務委託給曹操的契機,提前動手開始安排這些事兒。
反正朕本來就打算雒陽光復便授伯雅司隸校尉。此番信使回去宣旨之後,讓伯雅把南方安排好,擇時回一趟長安覆命。等雒陽那邊消停了,他就可以去雒陽上任了。
南陽郡與雒陽接壤,他繼續兼管高順那邊的事兒也方便。領了司隸校尉後,他對益州、滇州的總督權,就到今年年底為止了。明年開始交還益、滇、交三州總督權。
保留荊州、揚州的總督權和司隸的監察權,到時候把司隸校尉改為兼司隸的總督權,就總督司州在內三州之地。
子龍年底要趁著涼快去平林邑,伯雅的交州總督權交出後,可以全權轉給子龍,從明年正月算起,具體任期視交州收復進度和林邑剿滅進度而定,如果快的話就一年,慢的話再加一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