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滿載而歸,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是放在中原,南北差距兩千裡,基本上相當於幽州和揚州的緯度差了,秋冬季的氣候當然又要寒冷很多。
周瑜臘月初才出現水手凍傷凍死、甘寧所處的位置,估計農曆十月份就能凍傷凍死人。
謹慎考慮之下,甘寧也言而有信,決定來日方長,只是探索了堪察加半島東岸南部大約三分之二的海岸線(他自己不知道走了三分之二,因為沒到盡頭),外加阿留申群島後世屬於毛子的那兩個島,標註好位置,就返航了。
當然,他手頭有周瑜去年給的海圖,所以他知道北海道東北端有千葉群島、而西北端延長線上還有生長巨菜的庫頁島,甘寧也不希望浪費時間,所以返航的時候沒有選擇直航北海道。
而是在八月下旬。回航到勘察加半島南部最尖端後,就直接往西航行,用緯度航行法,固定南北座標,整整半個多月,稍稍逆風的環境下,他居然航行一千五百里,還真就抵達了庫頁島東岸。
他從緯度海圖上確認了一下,發現自己的位置,至少比周瑜去年發現的庫頁島南端,要偏北整整一千里!
也就是說,要麼這是大陸的一部分,要麼就是這個大島南北向長度超過了一千里!
震驚之餘,甘寧想到周瑜去年在這兒找到了巨菜,而且這兒的緯度畢竟沒有最初抵達的勘察加那麼北,那麼冷,周瑜去年在庫頁島南端熬到臘月中,他應該也能熬到十月份。
甘寧就做了個大膽的決定,繞庫頁島一週,尋找真相。
從九月中旬,一直到十月底,整整一個半月,甘寧往北八百里,東西向航行三四百里、又往南這番近兩千裡,總里程三千二百里,才算把庫頁島繞了四分之三圈,回到了海圖上週瑜去年抵達的庫頁島南端。
甘寧一邊儘量詳細繪圖,把庫頁島西岸的海岸線,以及大陸的韃靼海峽沿岸,都大致畫了出來,他艦隊裡攜帶的勘測員和繪圖員也都是諸葛亮親自培訓的,非常敬業,業務水平也靠譜。
總算是成為了漢人歷史上第一個測繪了庫頁島全島環繞海岸和韃靼海峽兩岸的探險隊。
過程中,甘寧當然也需要三四次補給物資,殺掠流鬼國野人獲取食物,包括蔬菜和鮮肉,也儘量多搜刮了了一批巨菜回去,因為時間充分,有備而來,搜刮的種類和種子數量規模,還遠超周瑜去年的收穫。
十一月開始,甘寧也進入了從北海道重新返航之路,不過他為了獲取更多功績,不想走周瑜走過的老路,所以選擇了走曰本海靠大陸沿岸一側,
第一次把外興安嶺沿岸和朝鮮半島北部東岸的地圖都測繪了一下,最後是從朝鮮半島沿岸抵達釜山縣、再安全渡海,正月時進入瀨戶內海。
反正不管走哪條,其實路程差不算太多,至少在甘寧心目中,一開始覺得不差太多。
後來實際航行,發現朝鮮半島東岸那個拐角節點海灣、要深入繞進去不少,那也是事到臨頭才知道的,水兵們想反悔也已經來不及,到都到了。
不過因為這一繞,甘寧也發現了兩個至少地形上看起來可以擋風的海灣,似乎將來有發展成港口的潛力,至於具體航道水文條件,他這次沒空細細勘測,所以只是在海圖上標註了一下。
而這兩個繞朝鮮半島海灣發現的錨地,便是後世的海參崴,以及朝鮮朝向曰本海的元山港海灣。
甘寧算是為朝鮮和東北在朝向曰本海方向上,各發現了一個新的備選港口,也算是一件功德。
……
甘寧回到大坂縣後,李素照例接見和嘉獎了他,也充分聽取了甘寧的彙報。
除了地理發現,甘寧帶回來的資訊裡,還有幾條比較關鍵的情報:第一,庫頁島應該是目前發現的領土中,最北端的、有成規模農業的地方了,
勘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