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為寶,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包括烏桓一方的徹底除籍覆滅、世上再也不存在成建制的烏桓部族/王國,逃回去的幾千幾千規模的殘兵,也都已經丟了部族和國家認同,等於是成了鮮卑拓跋力微的附庸部曲。

鮮卑和高幹加起來,最後還剩下十三萬可戰青壯,即將在來年夏天承受漢人朝廷充分準備後的血腥報仇。

草原聯軍少了十九萬青壯的同時,漢人的人口損失也接近了十萬、無家可歸傷病須救助者也是十幾萬。

加起來看似雙方的人口損失量都是二十萬的規模數量級,但實際上誰都知道,草原聯軍一共就三十多萬青壯、所有人口全加起來,烏桓鮮卑都算上,勉強一百多萬人口。

漢人有三千多萬人口,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兌換人口損失,漢人付出百分之三到五,草原各部就徹底滅族失種了,所以肯定是不敢打這種血腥消耗對換的。

……

戰果統計和戰功呈報的奏表,在十一月底就加急送到了劉備手上。

看了前方取得的戰果之後,劉備當然是非常振奮,召集在京城的重要文武一起商議,討論軍功和明年的後續安排。

李素為首的丞相百官,當然也是為勝利慶賀,雒陽城內人心士氣大振。不過考慮到功勞是前方將士們立的,苦是幽州和冀州渤海郡的百姓吃的,所以後方倒是不好意思直接搞什麼慶典,只是宣佈過年的時候要好好犒賞班師的將士,晉升有功。

同時,劉備也宣佈了給幽州百姓和冀州渤海郡的百姓,免除一年的人頭賦稅和農業稅,朝廷需要在當地調集糧食的話,也會改為花錢買,而且絕對要平抑物價,防止糧價上漲。

基本上來說,有了後續這條保障後,朝廷後期也不會在當地大量買糧了,也就是在臘月和正月這兩個月裡應個急,把當地還有窖藏存糧的富戶豪強的糧食暫時強買來讓被洗劫到赤貧的百姓能免於餓死。

過了這個視窗期後,北方河流也都解凍、運河也徹底修好,自然來年會源源不斷靠南方運輸來補給戰爭受害地區。

另外,諸葛亮還在奏表裡請示了對戰俘的處理意見,並且陳述了他在得到聖旨之前、暫時事急從權的臨時處理辦法——冀州境內的運河,本來今年冬天就還要趕最後幾個月工期,因為戰亂的打斷,工程都額外中斷了一個多月。

所以,就把這八萬七千多名活下來的犯有戰爭罪行的戰俘,全部拉去服最重的苦役,直接幹最累的修運河的活兒,臘月天都得在最低窪泥濘、已經積了冰水的環境中趕工,幹活幹到死為止,一年內不死的明年繼續幹。

總之要是這樣的苦役服下來,最後還能活到鮮卑人的國家組織徹底被滅的那天,還沒累死病死意外死的,那就發配邊遠地區開荒、給個自由民身份。

在鮮卑政權覆滅前就死了的,那就沒什麼說的了,人死罪消。

劉備對這個臨時處理意見很滿意,他也是個以直報怨的狠人,不是什麼婦人之仁,立刻追認了諸葛亮的處理,把這八萬七千奴工第一時間就地投入最苦的挖河,

中山、常山二郡境內的運河工地用不完那麼多人的,還有一部分多出來,就被留在漁陽郡,在易水河口、灤河河口等地疏浚泥沙、挖深航道。

因為就在這次的渡海增援過程中,太史慈也發現了漢軍的海用大沙船在這些小河流的河海轉運方面不是很好用,因為渤海灣水淺、很多地方都有黃河帶來的海量泥沙的淤淺,航道不明顯,需要疏浚深挖才能讓大沙船適航更多河流,

那些在當地戰場俘獲的俘虜,就地為奴正好省掉了轉運的麻煩,還能就地吃他們搶來的糧食,不用運糧了。

過程中,諸葛亮甚至因地制宜考察了當地情況,也意識到河北地區、渤海灣沿岸的河海轉運條件,確實比長江口惡劣得多了。連黃河的航運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