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給蠻夷帶來文明,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吹,一直吹到相當於後世溫哥華、西雅圖一帶。

當然這些都扯得有點遠了。

……

“原來這就是海島雲帽,真難為周瑜能從那些夷洲島蠻那兒學來這種觀雲法。這都駛離流虯主島一天一夜了吧,至少離開了二百多里。

在桅杆瞭望臺上用高倍鏡,還能看見島上的雲帽,難怪興霸之前遠征偷襲公孫康後路的時候,不會錯過。

從這兒至少可以看到西北面和西南面都有兩個島雲帽,各自離咱二百里,他們相互之間至少有三百里了。也就是說,只要一串島鏈上,相鄰兩個島距離相差不超過三百里,光用望遠鏡觀察雲帽就不會錯過。再遠才需要軍艦鳥。”

駛過流虯群島後的次日,李素起床後不忘又登上瞭望臺觀測,得到滿意的結果後,才算是心生欣慰。

這都已經開出去一天一夜了,還能看見島雲,心裡很有安全感,不怕迷路在浩瀚的太平洋上。

甄宓和李素的那些婢妾,也是徹底收起了害怕顛簸風浪的擔憂,因為過了流虯島鏈之後,風向真的是很穩,洋流也很穩。

船哪怕什麼都不操作,只要把船帆船舵順勢擺準,自然而然就會沿著曰本列島的東岸,往東北方飄去,每天也能漂出去至少二百多里,航速都變得比近海時更快了。

而李素的座船,也第一次不得不收起幾面帆,等一等艦隊中其他的福船——進入太平洋深處後,福船這種搶風型的近海船型,航速已經比寬幅帆的遠洋船甩開了。

航海這玩意兒,還真得尊重科學,黃海用一種船,東海南海用一種船,到了太平洋遠海,還得開發第三種,重新攀一條科技樹分支,各自分工明確。

過了流虯島鏈後,一直又飄到第五天,距離出航已經整整半個月了,甘寧該測試的航行資料也測試得夠了,不得不來請示李素,是否該往正北方掉頭、儘量靠攏扶桑列島的海岸。

畢竟再飄下去,可能會錯過整個扶桑列島,甘寧還沒航行到過曰本盡頭呢,那兒對他而言地圖還是一片黑的,這個時代的漢人也不知道扶桑列島到底有多長。

之前一年在筑紫島的開拓殖民、對周邊政權的情報摸底,甘寧和周瑜打探到的最遠的文明政權存在,也只是在扶桑本島的瀨戶內海盡頭一帶。

也就是說他們知道後世的大阪灣附近沿岸確實是有文明、有陸地的,大阪灣再往東什麼都不知道。

而甘寧周瑜探訪到的那個東夷小國,其實也就是當時勢力範圍只在大阪灣和琵琶湖、濃尾平原一帶的“大和國”,再往東都是野人。

李素看了甘寧去年探索出來的殘缺海圖,又看了甘寧預估的己方當前位置,便同意他轉向,這次估計會在大阪灣附近登陸,遠離去年在九州島的登陸點,但沒關係。

不管在哪兒登陸,反正那些蠻夷連鐵器時代都沒進入呢,只要被漢人看見那就直接歸化好了,不服就殺了。

歷史上曰本人要到相當於中原東晉末期的時候,才被引入鐵器。如今連青銅器都才剛剛引入了一百年左右,戰鬥力和生產力都是渣。

世界上大多數中古的大陸文明,其進入青銅器時代和進入鐵器時代,至少都有五六百年的時間差,技術積累才會慢慢演進發展到下一階段。

曰本人算是比較走運的,全靠外部輸入,他們的青銅器和鐵器時代只差了兩百多年,類似於文明玩家從隔壁科技高的鄰居那兒偷了尤里卡。

如今李素都來了,就幫他們更提早一百多年引入鐵器吧。引入的方式嘛,就是服從管理的給工具,不服從管理的給兵器——當然是直接插在屍體上那種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