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到的各種鹿皮總數(包括麋和麂),居然有三十萬張之多,野豬皮也有十幾萬,還有幾萬張其他大型獸皮。
用這些東西,周瑜每年偷偷換回了幾萬斤鐵器,還有其他很多重要的拓荒生產物資。
看起來,虞翻這個會稽太守,前些年在這方面查得也不是很嚴,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虞翻。
主要是李素也沒覺得周瑜當時算個威脅,反正遲早有信心收歸大漢,也就沒必要跟後世滿清似地搞“片板不得下海”的經濟封鎖。
當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是支援大漢的對外移民開拓事業加速而已。
甘寧太史慈對於這些民生資訊不是很在乎,聽得都要睡著了,只等後續講到航海和地理發現。
不過諸葛亮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他還從周瑜的介紹裡注意到一個問題:“夷洲野鹿和野豬如此之多,莫非是因此地與中原隔絕,自古就沒有猛獸麼?”
周瑜聽了諸葛亮的提問,也是不由暗暗讚歎諸葛亮見微知著,居然可以推測出那麼重要的資訊。他略一回憶,結合這幾年來屬下的反饋,審慎地說:
“似乎還真沒有虎熊之屬。另外夷洲多叢林山地,不宜狼群繁衍,狼群多在草原,所以豬鹿繁衍極多。山中唯有一種靈敏的豹子,中原比較罕見。既然丞相和諸葛校尉提起,恰好此次帶了一些豹皮,可供品鑑。”
周瑜還很誠懇地吩咐人回府,拿了一些他從夷洲帶來的東西,算是送禮結好。
諸葛亮不太認識,從皮革來看,那東西也就是一種介於貓的存在,還不到五漢尺長(一米二),估計都不到一百斤重,算不得什麼猛獸,難怪對鹿的威脅也就那樣了。
不管怎麼說,夷洲這特殊的自然環境,倒是物產豐富,挺值得深入開發的。
諸葛亮起了好奇之心,難免向周瑜請教了更多夷洲地圖上的問題,想了解風土人情。
不過,就在一夥人言談切磋之間,諸葛亮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周瑜這幅地圖,雖然海岸線畫得不精準,島嶼形狀歪七扭八。
但是標註的海島數量倒是不少,位置分佈也繪製得很精細,夷洲周邊至少七八群小島都標了出來。
諸葛亮還不知道這些島嶼是什麼地方,而李素是看過後世地圖的,他被諸葛亮提醒之後,內心的驚訝就比諸葛亮更甚。
因為他發現從澎湖到綠嶼蘭嶼、貓島鳥島,甚至是後世的赤/黃尾嶼,乃至流虯西南端的一些島,都被周瑜標註得清清楚楚。
這說明,周瑜這五年來,雖然繪圖測量的能力不強,但在茫茫大海中尋找島嶼的本事倒是不弱,至少該有的島都被他發現了,哪怕位置和形狀畫得有點錯,數量卻沒漏掉。
“周瑜這本事從哪兒學來的?看來有必要好好深挖一下。不可能啊,他哪來的渠道擁有現代導航和地質科技呢?”
連李素內心都很是不解。
不過,他已經是身居高位了,想知道點內幕,也沒必要藏著掖著,想到就直接問好了。
只要周瑜還想為國建功,青史留名,就不能瞞他。
李素就直截了當發問:“短短數年,盡數探得夷洲周邊諸島,而且很多小島,看起來方圓不過數十里。在茫茫大海之中,連十里以內的小島都不錯過,莫不是用了什麼奇異妙法?”
而周瑜僅僅是聽了這個提問,內心便微微驚詫:看來丞相確實懂行,無所不知,連航海領域各方面的技術難易,都大致懂得評估。
他直接回答:“此事確實頗為不易,末將在海外這數年之中,也是漸漸學會的,期間在夷洲得到了一些文面的奇怪夷人,習學了他們在茫茫大海上找島的法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