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以繼續兼管夷洲的領地,統領舊部。

只不過,需要允許朝廷往夷洲派遣文職的地方官,周瑜只掌握地方上的軍事防務,內政和監察要逐步讓渡給朝廷。

最初周瑜內心還是有點牴觸的,主要是孫權的忽然遇刺,導致周瑜的歸順行徑被蒙上了陰影。

不管周瑜是否真心降漢,他畢竟曾經是孫權的下屬,所以他得表現出對故主家族的“義”,不可能在孫權剛死的時候,就立刻實打實為朝廷出力。

李素也知道這點,所以勸劉備把周瑜高待遇養了幾個月,但不去問他正事兒,冷處理一段時間。

後來曹丕和許褚也被處決了,案情真相大白,確實不關朝廷的事兒。又過了三四個月,周瑜為故主寄託哀思無心公務的時間,也超過了百日,大家都把周瑜的義氣看在眼裡,這才漸漸正式起用。

隨後,周瑜發現李素確實是人盡其才,而且真心關心大漢的航海開拓事業,這一點上跟周瑜算是志同道合。

周瑜內心也是希望揚威異域,為大漢開拓海外的,既然跟著李丞相干可以實現抱負,青史留名,他腦子也扭轉過來了,把他這些年的心得收穫誠懇交代。

……

六月初五,這天是周瑜第一次來丞相府上,正式詳盡地交代傳授他開拓海外的經驗,

而且李素也知道周瑜腦子裡有乾貨,提前通知了愛徒諸葛亮,還有當時恰好被召回京城的將領太史慈、甘寧也一起與會,聽取相關經驗。

甘寧太史慈都是跟周瑜交過手的,曾經各有勝敗,心中不服是難免的。

好在有李素親自坐鎮,以丞相的身份大擺宴席,擺了最高檔的珍饈美味、醇香美酒,給諸將開解,讓他們以後同殿為臣,好好精誠合作、青史留名,雙方也就借坡下驢,冰釋前嫌。

酒過三巡,周瑜很誠懇地從他這些年的見聞收穫基礎開始講,先說了他開拓發現的海外領土,並且解讀了一下他所繪製的海圖圖本。

那副海圖上,首次把夷洲全島的海岸地形大致畫了出來,跟李素後世認知的灣灣地圖形狀也差不太多,當然沒那麼精確。

主要是周瑜麾下的航海人才,圖紙測繪的功底畢竟不如劉備陣營。李素看完之後倒是沒說什麼,反而是諸葛亮表示以後可以派幾個他調教出來的測量員和繪圖員,派一條船跟著周瑜一起去重新測繪一遍。

至於夷洲內陸的地形,周瑜當然也不可能知道,因為他如今只在島上建立了中北部沿海兩片平原根據地而已,大約只探索了全島一兩成的陸地面積。

更內陸的地方,周瑜只知道都是高山密林,或者是平原叢林、熱帶雨林,而且主要是東部山區多,西部平原多。除此之外,周瑜什麼都不知道。

畢竟連全部歸化蠻夷都算上,島上也才十萬人口,漢人更是不超過三萬,有相當於後世兩三個縣的面積,絕對夠住下了。

按周瑜所言,只有三萬漢人居民以農耕為主,另外這四五年裡,勉強歸化了一兩萬蠻夷山越,讓他們也跟著漢人學種田。

但至少還有七成以上的蠻夷,超過五萬人,至今還是漁獵民族,大約一兩萬人用的是原始的獨木舟出海打漁,還有三四萬人則是狩獵維生。

其中光是獵鹿為主的就佔了一半。還有些驍勇的山民則是連野豬等猛獸也敢於獵。每人每年能打上十幾頭大型獵物,再靠山林採集的野果補貼,勉強能果腹。

然後獸皮會運到西海岸中北部的平原河口農耕區,跟周瑜治下的漢人貿易。

周瑜在歸降之前的兩三年,已經偷偷派遣了不少海船偽裝成民船,到會稽郡沿海,跟當地的商人和豪強貿易,用獸皮換回中原的物產。

去年是周瑜墾荒種田事業最後的高峰期,那一年從島越蠻子手上貿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