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周瑜歸降,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終還是結束了,而且曹操那些暴行,雖然必須譴責,卻也客觀上衝垮了關東六州從東漢中前期以來、積累的土地兼併矛盾。

尤其是河北,因為光武帝劉秀當年就是從河北起家的,河北豪強一直跟東漢創業軍閥集團緊密繫結,從東漢初年起就沒有土地產權洗牌過。

曹操的血腥清洗雖然是為了洗掉袁紹的世家根基,建立他自己的統治。但實際上曹操也只享受了一年紅利,沒來得及收回全部成本,就被劉備幹掉了。

所以,劉備得到的關東,雖然人口比預期少了,好歹貧民大多都有了田,很適合後續的休養生息發展。

而且,不管劉備的人口普查做得多徹底,以當時的統計技術水平,隱戶肯定不能完全根治。所以估計大漢全境賬面人口2820萬,實際總人口還是可以勉強夠到三千萬大關的。

2800萬,相比於原本歷史上七十多年後、三國結束時,全國只剩1600萬總人口(戰爭剛結束時官方統計才700多萬人,隱戶很嚴重,按照史學家估計實際應該在1600萬左右),那還是多出了一半都不止,確保漢人統治的穩定、對四夷的威懾,那絕對是夠用的。

……

人口核查的事兒瞭解清楚後,今年剩下的最後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如何完善劉備北巡期間、李素幫他想的那套“用少量長期世襲免稅券”,來換取那批早期持有大量戰爭國債抄引的勳貴,以放棄債券的方式換取免稅券,以降低朝廷還債的財政壓力。

畢竟前面也統計了,要扛過戰後重建免稅期,朝廷的國債發行總額會超過五百億錢,算上利息就是七八百億。這個負擔實在太重,而且抗風險能力很差。

李素怕的不是朝廷缺錢,而是怕朝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用體系,因為中途意外而蒙羞。

畢竟信用是很難建立的,一有風吹草動,你加稅容易,可你的債券也會跟原本後世歷史上、朱元璋的“大明寶鈔”一樣很快被人嫌棄,惡例可不能隨便開吶。

在諸葛亮家族放棄了五十億債券後,加上李素的家族也帶頭放棄了一部分,再加上甄家、糜家的一部分操作,

朝廷的總國債本金壓力,從五百億降低到了三百五十億左右,壓力一下子小了三成左右。將來預期的還債所需年限,也一下子短了至少四五年,甚至更久。

當然,這裡面李素放棄的那部分,也不是白放棄的,其中一部分也是為了他最近兩波的加封縣數。

因為最近兩年的統一戰爭裡,他除了對淮南的征服以外,其他其實只是些圍追堵截的工作,嚴格來說夠不上每年加兩個縣,確實需要再湊點錢。

當然這個性質不能叫“買爵位”,而是早就已經“毀家紓難”,現在來“放棄要債”,這樣也好堵住將來民間直接拿錢買爵的惡例——

你得是朝廷有困難的時候,主動用自己的錢幫朝廷做事,朝廷後來還不出來,非要減免,才會給換爵位。

這就好比是“轉股債”和“直接賣股權”的差別。直接允許鬻爵那肯定是不對的,等於直接賣朝廷的股份。

而賣“轉股債”的本質是發債,債還不起了,經營者主動依約把債權置換為股權,這不能說是直接賣股。因為只要他還得起,你就只能兌現債,拿錢走人,不能變成股東的。

而且考慮到李素的封縣數量已經等於關張趙相加之和了,為了降低仇恨,放棄一些債券,也是降低民間的猜忌。同時債轉股這種形式,也不算“邀買名聲”,對個人名聲的作用,基本上算是正負相抵。

最後,李素也適當參與一下這事兒,可以起到一個示範作用,同時讓諸葛亮家的行為顯得不是太突兀,也是對諸葛亮的一種保護。

制度設計好之後,劉備和財部尚書劉巴最擔心的,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縱寵金牌妖后

虛妄浮生